更新时间:2023.03.30
我国刑法规定犯罪的3个基本特征如下: 1、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行为对社会的危害性,是犯罪最本质的特征; 2、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即具有应受惩罚性; 3、犯罪必须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只有应受刑罚处罚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才被认为是犯罪。
1.犯罪主体必须是在二人以上,作为自然人构成的共同犯罪的主体,必须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2.行为人具有共同的犯罪行为;3.各行为人主观方面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过失犯罪不能构成共同犯罪。
我国刑法规定犯罪的3个基本特征如下: 1、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行为对社会的危害性,是犯罪最本质的特征; 2、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即具有应受惩罚性; 3、犯罪必须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只有应受刑罚处罚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才被认为是犯罪。
犯罪预备形态的特征: (1)行为人已经开始实施犯罪的预备行为,即为犯罪的实行和完成创造便利条件的行为。 (2)行为人尚未着手犯罪的实行行为,即犯罪活动在具体犯罪实行行为着手前停止下来。
预期违约制度,具有以下的基本特征: 1、预期违约只是一种对将来可能违约的语言或行动上的表示,表现为未来将不履行义务,而不像实际违约那样表现为对合同义务的已然确定违反,所以从本质上来说,它只是一种“可能上的违约”或“一种毁约的危险”。 2、预
非法集资是指单位或者个人未依照法定程序经有关部门批准,以发行股票、债券或者其他债权凭证的方式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并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以及其他方式向出资人还本付息或给予回报的行为。基本特征有: 1、非法性; 2、公开性; 3、利诱性
信用卡诈骗罪的基本特征是: 1.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只能由自然人构成; 2.客体为复杂客体,即信用卡的管理秩序和公私财物的所有权; 3.客观方面具体表现为使用伪造的信用卡、使用作废的信用卡、冒用他人的信用卡、恶意透支。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的特征如下: 1.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是劳动法律部门中具有指导性、纲领性的法律规范,而不是调整劳动关系运行中的特定事项或劳动关系当事人某一特定行为的具体规定。 2.不同的法律部门有着不同的基本原则,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反映了所调
缓刑的条件包括: 1、适用缓刑的对象必须是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2、犯罪分子犯罪情节较轻,确有悔改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对其所居住社区无重大不良影响,即法院认为不关押也不致于再危害社会; 3、累犯、犯罪集
合同效力是法律赋予依法成立的合同所产生的约束力。合同的效力可分为四大类,即有效合同,无效合同,效力待定合同,可变更、可撤销合同。 ①只有依法成立的合同才具有效力,才受法律保护。 ②合同效力表现为对特定主体的约束力和强制力。但在一定的条件下涉
《宪法》有下列特征: 1.普遍性与特殊性。宪法作为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有许多普遍概念和一般性特征。 2.政治性与法律性。我国宪法作为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和国家根本法,兼具政治性和法律性。 3.民主性与科学性。我国宪法是充分发扬民主、反映人民
对房屋进行拆迁的时候,就需要对被拆迁人进行相应的经济补偿,房屋拆迁经济补偿是有一定标准的,依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规定,拆迁奖励是由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的,是指对符合条件的被征收人进行奖励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