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21
对于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不给抚养费的处理办法,分为以下两种情况:1、如果是协议离婚的话,当事人只能凭离婚协议书和其他证据材料向人民法院起诉。如果当时约定的抚养费金额需要更改,法院就会综合当事人离婚时的约定、双方经济状况、当地生活水平等
没有抚养权,也可以去探望孩子。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即使父母离婚了,但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仍然存在,并不因此而消除。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有探望子女的权利,这种权利是法定的,不因为当事人约定而消灭; 2、如果不直接抚养子女
在离婚的过程之中,是可以放弃孩子的抚养权的。双方可以通过协议离婚的方式离婚,在离婚协议中明确孩子抚养权的归属。例如归约定抚养权属于某一方,另一方自愿放弃孩子的抚养权。这种约定是有效的,是受到法律的保护的。如果双方通过诉讼离婚的方式离婚的,法
会被起诉,甚至强制执行。针对抚养费问题双方可以先进行协商,协商不成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然后等人民法院判决。判决后,如果一方经过判决还是不支付抚养费,可以向判决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根据司法解释,抚养费判决标准如下: 1、有固定收入的,抚养
离婚后不给孩子抚养费,可以向法院起诉。向法院起诉,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当父母之中有任意一方不履行法律所规定的抚养义务时,未成年人有权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不履行抚养义务的父母一方承担; 2、抚养费纠纷一般由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被
夫妻离婚之后,拒绝抚养子女的,按以下方式进行处理: 第一种方式,子女归另一方来抚养,但是,拒绝抚养子女的一方要承担子女的生活费、教育费、医疗费等等费用。没有尽抚养义务的,另一方有权要求强制执行。 第二种方式,双方都拒绝抚养子女的,可先行裁定
如果双方是协议离婚,那么双方可以约定抚养权归男女双方共同所有,由男女双方共同来抚养和照顾孩子。如果双方通过法院起诉,诉讼离婚,那么需要由人民法院综合各方面条件来进行判决。如果孩子跟着双方共同生活,或者由双方轮流照顾,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和健康
我国并没有对探视权能否接走孩子,作出明确法律规定。 父母双方可通过协商决定探视的时间、方式,无法协商一致时,法院可以作出具体判决。 通常会从保护未成年人利益的角度,结合孩子的生活、学习情况进行判定,同时要考虑到探视权的行使不能影响到未成年人
离婚之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应当按照离婚时约定的方式、时间和频率行使探视权。也就是说,当事人可以直接对探视时间进行约定,只要能协商一致,法律都不予禁止。但是如果协商不成的,可以起诉到人民法院,由人民法院按照保护子女权益的原则进行判决。根据
拒绝支付抚养费不仅需要承担民事上的责任,情节严重的,甚至触犯刑法,需要坐牢。根据我国婚姻法第21条的规定,父母对子女具有抚养的义务,无论父母是否离婚,都应当承担法定的抚养义务。离婚之后,不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应当支付一定的抚养费。如果双方是
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不仅有探视子女的权利,还有抚养、教育、保护子女的权利和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父母离婚并不会使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归于消除,虽然父母离婚了,子女不再与父母双方同时共同生活,但其仍是父母的子女。
离婚后孩子改姓另一方姓氏的,不能拒付抚养费。离婚后,如果孩子跟随母亲生活,父亲支付抚养费,即使母亲将孩子姓氏由父姓改为母姓,父亲也不能拒付抚养费。但是改姓需要离婚双方一致同意,母亲如果隐瞒父亲不同意的事实,擅自更改孩子姓氏的,父亲有权向户籍
我国民法典中关于探视权的规定如下: 1、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有探望子女的权利。 2、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3、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