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7.06
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放火罪有下列构成要件: 1、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 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3、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自己的放火行为会引起火灾,危害公共安全
单位犯罪的认定:单位犯罪的主体必须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单位犯罪必须由刑法分则或分则性条文明确规定。单位犯罪一般都由单位集体决定或者由单位的领导人员决定,以单位的名义并由单位内部人员具体实施犯罪行为。
间谍罪的认定方法为:该间谍行为必须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危害国家安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其故意的内容表现为行为人明知是间谍组织,或者明知是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任务等等而参加或者予以接受;客观上实施了间谍行为。
构成犯罪预备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犯罪分子主观上具有某种犯罪的目的;2.犯罪分子为实施某种犯罪而进行了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犯罪预备行为;3.犯罪预备行为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被阻止在犯罪预备阶段的某一点上。
职务犯罪共犯的认定标准: 1、二人以上共同故意共同实施职务犯罪的认定为职务犯罪共犯; 2、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为共同犯罪的主犯; 3、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为从犯。
失火罪的构成要件: 1、犯罪客体。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 2、犯罪客观方面。行为人实施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的危害公共安全行为。 3、犯罪主体。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
失火罪的成立要件有: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的危害公共安全行为; 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达到法定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4、主观要
犯罪预备的认定条件应当包括:犯罪分子主观上具有犯罪目的;客观上进行了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最后由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使犯罪预备终止。根据《刑法》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但仅仅据此规定,往往是不能准确认定共同犯罪的,认定公共犯罪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存在共同的犯罪故意。 2、存在基于共同犯罪故意的共同犯罪行为。 3、二人以上,均应是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有组织犯罪的主犯,是指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行为人,即犯罪集团中的首要分子。对于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是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对其进行处罚。
认定累犯从其构成条件上掌握:首先,累犯是前罪与后罪都是故意犯罪,此为构成累犯的主观条件;其次,前罪的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5年之内,这是构成累犯的时间条件;最后,前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后罪应当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这是构成累犯的刑
1、本罪的社会危害性体现在危害的是公共安全。 2、对于本罪的行为人,只要是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3、本罪在客观行为上表现为行为人故意实施放火焚烧公私财物的行为。 4、行为人的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