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08
单位犯罪的主体包括五种,分别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全国法院审理金融犯罪案件最高人民法院工作谈会纪要》中提到“以单位名义实施犯罪,违
走私毒品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成为本罪主体。走私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
挪用公款罪的犯罪主体是: 1、国家或政府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2、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3、国家机关与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4、其他依照法律从
聚众淫乱罪的犯罪主体是: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但构成本罪的仅限于聚众淫乱的首要分子和多次参加者,所谓首要分子,是指召集、唆使、首倡聚众淫乱活动的人;所谓多次参加者,指首要分子以外的参加
保险诈骗罪的犯罪主体应当是自然人和单位,具体应是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前数行为人进行保险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
该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司法工作人员。主要是司法工作人员中从事侦查、检察、审判工作的人员。包括公安、国安、监狱、军队保卫部门、人民检察院中的侦查人员(包括铁路运输检察院、林业检察院等专门检察院的检察人员)、人民法院的审判人员。非上述机关人员
污染环境罪的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凡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可构成本罪。单位可以成为本罪主体。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叛逃罪的犯罪主体只能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叛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的行为,以及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的行为。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国家机关工
环境污染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可构成本罪。单位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 1、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处置放射性废物、含有传染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环境污染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
偷盗罪即我国《刑法》中规定的盗窃罪,其犯罪主体要件应当为一般主体,但不包括单位。一般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危险驾驶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已满十六周岁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以成为本罪主体。实践中主要是机动车驾驶员。行为人构成危险驾驶罪的,处拘役,并处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