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16
确认股权的诉讼时效是三年。《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
确认股权的诉讼时效是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股权变动的诉讼时效如下: 1、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持有的股份自公司股票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 2、发起人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持有的股份; 3、公司公开发行股份前发行的股份,自公司股份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之日
股权纠纷诉讼适用3年一般民事诉讼时效。股权作为一种特殊的权利,既有物权性质,亦有债权性质,但又不同于一般的物权或债权。当公司股权受到他人侵害时,请求法律保护的诉讼时效不应过长,至少不应超过民法上规定的关于侵权行为的诉讼时效;关于物权请求权不
股东除名的法律规定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未履行出资义务或者抽逃全部出资,经公司催告缴纳或者返还,其在合理期间内仍未缴纳或者返还出资,公司以股东会决议解除该股东的股东资格,该股东请求确认该解除行为无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最多50个。有限责任公司由五十个以下股东出资设立。新的公司法对于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的最高人数进行限制,不得多于50人;但最低人数没有进行限制,也就是说可以设立一人的有限责任公司。
股东的法律责任是: (1)遵守公司章程; (2)足额缴纳出资; (3)不得抽逃出资; (4)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的利益; (5)不得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 公司变更股东流程: 1、股东向股东
股东的法律地位包括在股东与公司的关系上,股东享有所有者的分享收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在股东之间关系上,股东地位一律平等。股东,即股份制公司的出资人或投资人。
在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时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股东书面请求监事会或者不设监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监事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监事会或者不设监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监事收到申请后拒接提起诉讼或者没有及时提
股东代表诉讼的法定情形如下: 1、该公司董事、高管损害公司的权益,经股东书面请求,而监事会或者监事怠于履职; 2、监事损害公司的权益,经股东书面请求,而董事会或者执行董事怠于履职; 3、其他情形。
股东代表诉讼的适用情形为: 1、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损害公司的权益; 2、经股东书面请求,监事会或者董事会扔怠于履行维护公司利益的职责; 3、持续一百八十日以上单独或者合计持股百分之一以上的股东,可以以自己的名义,代表公司诉讼。
股东有权为了公司的利益以自己的名义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一、股东代表诉讼,一般是指当公司怠于通过诉讼追究公司机关成员责任或实现其他权利时,由具备法定资格的股东为了维护公司利益,并出于追究这些成员责任或实现这些权利之目的,依据法定程序代表
股东直接诉讼的情况有: 1、撤销决议诉讼; 2、不能行使查阅权的诉讼; 3、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的诉讼; 4、损害赔偿诉讼; 5、解散公司诉讼。间接诉讼,又称衍生诉讼,是指特定股东在特定情况下代表公司对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提起的诉讼。胜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