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2.22
民间借贷中自然人之间订立的借款合同,系实践性合同,该借款合同自贷款人提供借款时成立。但其他民事主体订立的借款合同是诺成合同,自当事人协商一致时合同成立。
民间借贷,一般可以视为实践性合同。因为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是自贷款人提供借款时成立。但是除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以外,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可成立借款合同。
民间借贷合同无效的情形: 1、该合同约定的内容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2、合同约定事项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3、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借贷合同,损害国家利益的; 4、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5、因主体不适格导致借贷合同无效。
立案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出现民间借贷纠纷,可以通过协商、调解、诉讼等方式处理。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期限和利息返还借款的,当事人协商不成的,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审理前会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开庭审理。
起诉大概的程序如下: 1、写好起诉书; 2、携带证据和起诉书到法院立案并交诉讼费; 3、法院审查确定受理后就会开庭审理; 4、法院判决; 5、执行判决。民事案件审理时间:简易程序3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民间借贷是民间融资的一种传统方式,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互助形式的民间借贷,这种借贷在农村比较常见,一般是亲朋好友之间的相互借用,这种借贷多为口头协议,不计付利息,而且没有明确的还款期限。第二种是“高利借贷”,这也是民间借贷的主要形式,主要是
民间借贷中借钱人死亡的,可以要求其继承人在继承的遗产范围内偿还欠款,但是对于超出遗产范围的债务,继承人不承担偿还责任,如果继承人放弃继承,则也不用承担偿还债务的责任。
因为民间借贷是受法律保护的,如果还不起钱,债务人将面临债权人根据双方的约定起诉法院或申请仲裁。在起诉法院和申请仲裁的时候,可以向法院申请查封债务人的财产、车辆和银行账户。
损害赔偿不适合民间借贷,民间借贷可以约定利息。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