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2.10
国家应承担国家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 (1)其行为主体只限于国家机关或国家公职人员; (2)行为主体须在执行职务中实施了民事侵权行为; (3)其行为须造成他人财产或人身的损害后果。
国家赔偿法的赔偿范围是只对财产权、部分人身权的损害给予赔偿,其它权利受到侵害的,则不予赔偿。只赔偿直接损失,不赔偿间接损失。直接损失是指现有利益的减少,间接损失是指可得利益的丧失。
1、法院制作的判决书、裁定书已执行完毕,依审判监督程序再审后,被本院或者上级法院依法撤销。 2、依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法院判决不能执行回转,没有不当得利人的,受害人可以要求国家对其遭受全部损失予以赔偿;如果法院的错判执行后部分可以回转的,受
国家赔偿法的责任方式如下:支付赔偿金;返还财产;恢复原状。国家赔偿以支付赔偿金为主要方式。能够返还财产或者恢复原状的,予以返还财产或者恢复原状。
国家赔偿的条件为: 1、赔偿请求权人主体适格。 2、有具体的赔偿请求和事实根据。 3、国家机关的行为已经被确认为违法。 4、已完成行政复议前置程序。 5、在规定的期限内请求。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时有下列侵犯人身权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 (一)违法拘留或者违法采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的; (二)非法拘禁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公民人身自由的; (三)以殴打、虐待等行为或者唆使、
国家赔偿的条件为: 1、赔偿请求权人主体适格。 2、有具体的赔偿请求和事实根据。 3、国家机关的行为已经被确认为违法。 4、已完成行政复议前置程序。 5、在规定的期限内请求。
(1)违法法行使职权的主体必须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2)行使职权的行为已被确认违法; (3)违法行为侵犯了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4)已造成了损害后果; (5)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有因果关系。
国家赔偿须具备五个要件: (1)违法法行使职权的主体必须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2)行使职权的行为已被确认违法; (3)违法行为侵犯了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4)已造成了损害后果; (5)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有因果关系。
国家赔偿的范围主要是指违反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公民采取拘留措施的,或者依照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对公民采取拘留措施,但是拘留时间超过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时限,其后决定撤销案件、不起诉或者判决宣告无罪终止追究刑事责任的。而国家赔偿的条件则是赔偿
犯罪嫌疑人在审判过后被宣判无罪的,若符合以下条件,则可以要求国家赔偿: 1、人民法院对无罪的公民判处刑罚; 2、原判刑罚已经执行; 3、原判决经审判监督程序撤销并且被告人被宣告无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