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9.14
中介的责任是: (一)提供当事人与订立合同有关的所有真实情况的责任; (二)故意隐瞒重要事实或提供虚假情况时应当承担的赔偿责任; (三)未完成全部委托事项时的责任。
继承法已失效,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法定继承人有: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且前述所称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承诺书实际上是合同的一种,当然具有法律效力。 有效的承诺书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1、是当事人真实意愿的反映。 2、没有违反相关法律规定。 3、没有侵犯他人利益。
承租房屋,女儿没有继承权。因为女儿只能继承父母具有所有权的合法财产,而对于承租房,父母只有承租权没有所有权,房东才具有所有权。所以承租房不是父母的合法个人财产,不能作为遗产被女儿继承。
公有房屋,顾名思义,它是公家的房产,不是承租人或居住人的私有财产,就把它理解成社会上普通的租赁关系一样,承租人死亡,不能把租来的房子作为遗产给分了。大家说的公房继承,继承人继承的是权利,实际上是继承人或原同住人,能否继续承租,以及由谁来承租
1.双方当事人的情况。 2.住房具体情况住房的具体位置,写明住房的确切位置。 3.住房用途。 4.租房的租赁期限。 5.房租及支付方式住房租金由出租人和承租人协商确定,在租赁期限内,出租人不得擅自提高房租。 6.住房修缮责任出租人是住房的产
公有房屋的承租权不能继承,而且公有住房的期限是有时间限制的,一次为五年。期限届满当事人就要搬离原来的公有租房,如果仍然符合申请条件的,当事人就要提前向相关部门申请共有租房的租赁,当申请人丧失申请公有租房的租赁条件时,也要依法退租。
我国关于继承权的原则有: 1、男女平等原则; 2、权利和义务相一致的原则; 3、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的原则; 4、养老育幼、照顾病残者的原则; 5、保留胎儿继承份额的原则; 6、互谅互让、团结和睦的原则; 7、限定继承的原则; 8、物尽其
一、法定继承人,是指在适用法定继承方式时,哪些人能够作为被继承人遗产的继承人取得继承权,并依法享有继承死者财产的权利。 二、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如下: 1、配偶。 2、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3、父母,包括
法定继承人的规定有:第一顺序是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是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法定继承又称为无遗嘱继承,是指由法律直接规定继承人的范围、继承顺序、遗产分配原则的一种继承方式。法定继承实际发生的条件主要有以下几种: 1、被继承人生前没有立下遗嘱; 2、遗嘱继承人放弃继承或受遗赠人放弃受遗赠; 3、遗嘱继承人丧失继承权;
法定的第一继承人是有儿女的。 法定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法定第二顺序继承人包括: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另外,丧偶的夫或妻对岳父母或公婆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可以作为第一顺位继承人。 除了上述这几类人以外,其他任何行为人
中国的法定继承权人有两个顺位,在第一顺位的法定继承权人有配偶、子女、父母;在第二顺位的法定继承人有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其中第一顺位的子女包括非婚生子女,收养的子女和有抚养关系的继子女;父母也包括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