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2.19
(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有关行政许可的规定应当公布;未经公布的,不得作为实施行政许可的依据。行政许可的实施和结果,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外,应当公开。符合法定条件、标准的,申请人有依法取得行政许可的平等权利,行政机关不
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行政许可的基本原则如下: 1、合法原则; 2、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3、便民原则; 4、救济原则; 5、信赖保护原则; 6、监督原则。
1、设定行政许可应当遵循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 2、设定行政许可应当有利于发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 3、设定行政许可应当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行政许可法概念:为了规范行政许可的设定和实施,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有效实施行政管理,根据宪法,制定的法律。 行政许可法的基本原则: 1、合法原则。 2、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3、便
1、合法原则:一是设定行政许可,应当依照法定的权限、范围、条件和程序是实施行政许可的主体及权限应当合法是实施行政许可应当依照行政许可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条件和程序。 2、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一是设定行政许可的过程应当是开放的
法律中行政许可权的行使原则是:精简、统 一、效能原则。所谓精简,就是精简机构和人员,解决政府机构庞大,机构臃肿的问题,实行精兵简政;统一就是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调整政府部门的职责权限,明确划分部门之间的职能分工,相同或相近的职能交由一个部门
行政许可的设定主体是: 1.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法律的形式设定行政许可。 2.国务院可以通过制定行政法规的方式设定行政许可。必要时,可以通过制定决定的方式设定行政许可。 3.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通过制定地方性法规的形式设定行政许可。
行政许可有下列基本原则:合法性原则;公开、公平、公正、非歧视的原则;便民的原则,即提高办事效率,提供优质服务;以及尊重当事人的陈述权、申辩权,维护其合法权益的原则等。
行政许可的设定原则为应当遵循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不违反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同时应当依照法定的权限、范围、条件和程序,遵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对行政许可进行设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