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14
受贿罪是属于故意犯罪的,其中主动索贿的行为也可以认定为受贿罪。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
受贿罪从犯的认定标准如下: 1、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的罪犯是从犯; 2、所谓起次要作用的犯罪分子,是指虽然直接参与犯罪构成客观要件的实施,但其作用仍属于次要犯罪分子; 3、在共同犯罪中起辅助作用的罪犯是从犯。一般是指为实施共同犯罪提供便利
对受贿罪的认定标准是: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务廉洁; 2、客观方面,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 3、主要要件,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工作
受贿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明知自己受贿行为,会损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不可收买性,却仍然希望这一结果的发生。其犯罪构成: 一、犯罪主体中至少有一人是国家工作人员。 二、各犯罪主体侵犯的客体都是国家的廉政制度。 三、受贿犯罪主观方面具有共同
受贿的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利益的行为。受贿罪的立案标准是:个人受贿的数额累计达到5000元以上的,就应当立案侦查。
对受贿罪的共犯应这样判刑:需要根据受贿数额和受贿情节为标准来进行分析,确定量刑标准。受贿罪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受贿罪从犯的认定为:在受贿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为从犯。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
受贿共犯非法占有贿赂款物的方式看,共同受贿犯罪可以分为'共同占有型'和'分别占有型'两种情形。 前者指国家工作人员与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近亲属或者共同利益关系人(如情人等)结成受贿共犯关系,其通常以共同占有受贿款物为特征。后者指国家工作
对于构成受贿罪的从犯的认定为:在受贿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为从犯。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
认定标准如下: 一、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的犯罪分子为从犯。所谓起次要作用的正犯是相对于起主要作用的正犯而言的,是指虽然直接参加了实施犯罪构成客观要件的行为,但衡量其所起的作用仍属于次要的犯罪分子。 二、在共同犯罪中起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为从
根据我国刑法相关规定,单位受贿的案件中,对共犯的认定有以下情形,首先是单位受贿的共犯也是单位,也就是共犯主体都是单位,主犯都是为了单位的意志而实施的行贿受贿犯罪,并且都有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目的。第二种是单位与自然人共犯,共犯的主体有单位也有自
单位受贿罪,是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索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情节严重,或者在经济往来中,在帐外暗中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行为。单位受贿罪的主体是单位,而且只能是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