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14
受贿罪既遂: 1、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 2、如果是数额巨大的,判三至十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3、如果是数额特别巨大的,判十年以上有期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4、如果是数额特别巨大,并使国家和人民
侵吞集体财产属于受贿罪,有四种量刑: 1、受贿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2、受贿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3、受贿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
共同犯罪中止犯罪的认定如下: 1、在简单的共同犯罪中,共犯都是实施犯,共犯中有一人决定暂停,然后强烈劝说他人放弃犯罪,如果其他人接受劝告,放弃本可以继续的犯罪,整个案件将被暂停; 2、在复杂的共同犯罪中,犯罪中止的,教唆犯应当认定为未遂教唆
我国对于受贿罪的判刑处罚标准为: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
商业贿赂表现为两种情形:一是销售者为了销售产品而向购买方提供贿赂,购买方收受贿赂。这实际上是指回扣;二是购买者为了购买产品而向销售方提供贿赂,销售方收受贿赂。显然,只有在商业紧俏、购买者难以购得商品的情况下,购买者才可能向销售方提供贿赂。从
非公职人员受贿涉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指的是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是指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的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或者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数额较大的
认定受贿罪要注意的问题:如果是国家工作人员收受请托人财物后及时退还或者上交的,不应当认定为受贿罪;但如果是为掩饰犯罪而退还或者上交的,不影响认定为受贿罪。构成本罪的,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
是否受贿,应看行为人主观上有无占有赃物的故意。对被动受贿的情形,特别是事先没有约定的受贿人,主观上一开始是没有非法占有赃款故意的,收受他人财物后,经过一番思想斗争,迅速把财物退还行贿人。在案发前,司法机关未传讯时退回财物的,推定其主观上没有
受贿罪的犯罪嫌疑人不承认犯罪的,如果有充分的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的,并不影响对犯罪嫌疑人的定罪。受贿罪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犯此罪的,根据受贿所得数额及情节,依照《刑法》第三
对于受贿罪是否允许假释,要看犯罪嫌疑人是否符合假释的条件,对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犯罪分子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假释后不致再危害社会,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 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以受贿论处。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本人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
受贿罪自首的认定标准: 1、犯罪嫌疑人向其所在单位、城乡基层组织或者其他有关负责人投案; 2、犯罪后逃跑,在被通缉、追捕过程中,主动投案; 3、犯罪嫌疑人因病受伤或者委托他人先投案,以减轻犯罪后果; 4、犯罪尚未被司法机关发现,仅因形迹可疑
故意犯罪是指行为人在故意的心理状态下实施的犯罪。 1、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必须是明知的。这种明知既包括明知必然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也包括明知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2、行为人必须是希望或者放任这种危害结果的发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