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11.03
合同解除构成违约的要赔违约金。合同因一方违约解除的,该方需要依照合同约定支付违约金。当事人在合同中没有约定违约金的,违约金应当等于违约所造成的实际经济损失。
买卖合同未约定违约金,并且当事人也未协议补充将违约金作为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的,违约金不该付。但是当事人可以通过协议补充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或者根据合同的相关条款、交易习惯等因素来确定;仍不能确定的,受损害方可以视情况请求违约方承担修理、重作
可以要求支付违约金。合同解除后违约责任条款仍然有效。合同解除是合同权利义务终止的情形之一。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不影响合同中结算和清理条款的效力。其中的结算和清理条款,当然也应当包括违约金条款。因此,在合同因为一方违约而另一方依法解除的情况下
一方解除合同时只有存在违约情形且有约定违约金的才可以主张违约金。法律规定,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一方违约时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在试用期内辞职要开离职证明。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办理辞职手续,劳动者可以要求出具离职证明,用人单位有义务为其提供离职证明。
合同违约金的赔偿方式有: 1、按合同约定给付对方一定数额的金钱或者金钱以外的其他财产; 2、合同违约金上限是不超过实际损失的30%。但是如果过高或者过低,受害方可以请求法院给予减少或者增加; 3、违约方拒不赔偿的情形,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
劳动者在服务期未满的情况下辞职的,属于违反服务期约定,应当支付约定的违约金。劳动合同中约定了关于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的条款的,劳动者必须根据合同约定履行保密义务,违反该义务的应当支付合同约定的违约金。
可以,合同违约金可以税前扣除,行政性罚款和滞纳金不允许税前扣除。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下列支出不得扣除: (一)向投资者支付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款项; (二)企业所得税税款; (三)税收滞纳金。
1.劳务合同辞职扣工资不合法。2.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如果要扣的,也不能超过当月工资的20%。3.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
个人原因离职支付违约金不是合理的,只有因为用人单位的原因离职才是合理的,包括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致使劳动者主动提出离职的。而因为劳动者个人的原因则是没有经济补偿金的。
请求解除合同还可以要求支付违约金,但解除合同后合同无法继续履行,不符合获得补偿性违约金的前提。违约金是在履行合同违约后的补救措施,是独立于履行行为之外的给付。
劳动者提前解除劳动合同不应依约支付违约金,但劳动者只有在以下两种情形下才承担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责任: 1、劳动者违反服务期; 2、劳动者违反职业竞业限制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