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9.21
于2021年6月1日生效的《刑法修正案(十一)》已将最低刑事责任年龄下调至12周岁。《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不同责任年龄犯罪、惩罚原则不一样,对于跨年龄犯罪的认定,不能按照前后一并认定的方法去处理,而应根据具体情况,区别不同的年龄时期,分别
入伍最大年龄限制为24岁。男青年条件如下: 1、年满18至20岁; 2、高中毕业文化程度的青年可放宽到21岁; 3、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高职毕业生可放宽到23岁; 4、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可放宽到24岁; 5、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的年龄
刑事责任年龄,是法律规定的行为人应负刑事责任的年龄。我国刑法规定已满 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已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六周岁的,犯故意杀人、强奸、贩毒等罪的,也应承担刑事责任。 未满14周岁的人,身心发育不成熟,尚不具备分辨是非善恶的
根据我国民法典和婚姻法的规定,我国的法定结婚年龄是指,男方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而女方不能早于二十周岁。未达法定婚龄,当然不能登记结婚,也不能领取结婚证。男女双方都达到法定婚龄,是我国登记结婚的实质条件。这是由于,婚姻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根据我国现行的婚姻法的有关规定,男女双方领取结婚证,必须要达到法定的结婚年龄,即为一般男方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方不得早于二十周岁,原则上国家是针对晚婚晚育的人员应予以鼓励。 法定结婚年龄,一般指的是法律上所规定结婚的最低年龄。也就是说按照
我国婚姻法第22条明确规定了,父母对子女具有抚养的义务,而子女对父母具有赡养的义务。当父母年老的时候,或者父母变得没有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能力的话,就有权利要求具有负担能力的子女承担赡养义务。具体来说,子女需要赡养父母,主要是指父亲达到60周
男女双方基于平等自愿的原则结为夫妻,禁止出现任何一方对另一方加以强迫,也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强加干涉。《民法典》规定,男性结婚年龄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性结婚年龄不得早于二十周岁,也即男性满二十二周岁后才能领取结婚证,而女性在满二十周岁后才能
国家法定结婚年龄的规定是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法定结婚年龄,是指法律规定的结婚的最低年龄。也就是说,男女双方不到这个年龄就不能结婚,只有达到或高于这个年龄才能结婚,至于结婚的最高年龄,则无限制。民法典确定的男二十二周岁、
中国法定结婚年龄是男性年满22周岁,女性年满20周岁,除此之外结婚还要满足以下条件: 1、男女双方结婚是自愿的,无人干涉; 2、男女双方不是直系血亲或三代以内旁系血亲; 3、没有法律禁止结婚的疾病; 4、双方都无配偶。法定结婚年龄,是指法律
根据婚姻法的规定,我国目前的法定结婚年龄为:男性二十二周岁,女性是二十周岁。没有达到法定结婚年龄而办理婚姻登记的,婚姻登记机关不会受理。即使是通过一些手段办理了结婚登记的,在男女双方至少一方未达到法定婚龄期间,法院仍然可以宣布婚姻无效,无效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此外还有,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也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时,应由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方具有法律效力。法律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
申请公租房有年龄限制。申请人应年满18周岁,在主城区有稳定工作和收入来源,具有租金支付能力,符合政府规定收入限制的无住房人员、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低于13平方米的住房困难家庭,大中专院校及职校毕业后就业,和进城务工及外地来主城区工作的无住房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终止和解除劳动合同后,竞业限制的期限不得超过两年。也就是说,保密协议签订双方可以自行约定保密期限,但是此期限一般不得超过两年。在约定的期限内,双方当事人都受此合同制约,如若一方违约,则应当按照合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