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1.13
挪用公款罪有以下惩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构成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职工犯挪用公款罪,如果给单位造成损失的,会影响工资。单位可从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其当月工资的20%。而除此之外,职工正常工作期间应得的工资,单位仍然要支付给职工。
犯挪用公款罪的国家工作人员符合缓刑条件的,可以对其宣告缓刑。宣告缓刑应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对象是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2、有悔罪表现; 3、犯罪情节较轻; 4、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5、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
对于构成挪用公款罪的犯罪分子,我国人民法院一般应当对其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罪侵犯的客体,主要是公共财产的所有权,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侵犯了国家的财经管理制度。
对于构成挪用公款罪的犯罪分子,应当按照以下规定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罪侵犯的客体,主要是公共财产的所有权,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侵犯了国家的财经管理制度。
挪用公款数额巨大的认定标准是挪用公款数额在三百万元以上的。构成挪用公款罪的国家工作人员包括: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犯挪用公款罪,多次挪用公款的,应将数额累计后再进行认定。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
挪用公款罪的量刑,没有死刑,挪用公款罪的最高刑罚是无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
挪用公款罪的处罚是: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
对挪用公款罪的认定,可以考虑从构成要件入手,其中包括了四个方面: 1、挪用公款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数额较大的公款进行营利活动,或者挪用数额较大的公款超过三个月未还的行为。
挪用公款罪不适用缓刑的情形有: 1、累犯不适用缓刑; 2、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 3、被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适用缓刑。
挪用公款追诉期从挪用行为实施完毕之日起计算。犯罪已过法定追诉时效期限的,不再追究犯罪分子的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予起诉,或者宣告无罪。
行为而构成挪用公款罪的三个要件包括: 1、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 2、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3、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数额较大的公款进行营利活动,或者挪用数额较大的公款超过三个月未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