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25
公民个人信息是指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身份或者反映特定自然人活动情况的各种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件号码、通信通讯联系方式、住址、账号密码、财产状况、行踪轨迹等。
民法典规定民间借贷的诉讼时效为三年,在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自己的权利受到损害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是权利损害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也不再保护,有特殊情况的可以申请延长。
民间借贷约定三分年利息的,该利息约定受法律保护;约定三分月利息的,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的部分不受法律保护。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五条规定, 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约定利率
民间借贷中未约定利息的,如果是自然人之间的民间借贷,则视为没有利息,出借人主张利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当事人之间如果要约定利息,则约定的利率不得超过法律规定的范围。
民间借贷中不允许约定高额利息。超过合法利息部分的约定无效。 借条中约定的高利贷属于法律禁止的行为,对于高利贷的高额利息,债务人可以不用偿还,但是债务人自愿偿还的,法律也不会禁止。 超过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的利息属于高利贷,超过部分不受
民间借贷利息超过本金是否可以,需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处理: 1、如果每年的利率没有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的,那么就是合法的。 2、如果每年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的,那么就是不合法的。 “一年期贷款市场报
民间借贷的利率约定如下: 民间借贷的年利率原则上不能超过24%。未超过年利率24%部分的利息法院予以保护;超过年利率24%,但未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已给付的不能再要求对方返还,未给付的也不能再要求对方给付;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
借款利息需要约定的利率不能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以2021年8月20日发布的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3.85%的4倍计算为例,民间借贷利率的司法保护上限为15.4%。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
我国的民法典规定,民间借贷合同五种无效情况: 1、套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且借款人事先或应该知道的; 2、向其他公司借钱或向本单位职工集资后转贷牟利,且借款人事先或应该知道的; 3、出借人事先或应该知道借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仍借款的; 4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八条规定,超过年息36%即被认定为高利贷,超过部分利息无效,即使借款人已支付,也可以要求返还超过36%部分的利息。其对民间借贷的利率划分出来三个区域,划分界限分别为24%和
民间借贷纠纷,由纠纷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人民法院立案后,发现民间借贷行为本身涉嫌非法集资等犯罪的,应当裁定驳回起诉,并将涉嫌非法集资等犯罪的线索、材料移送公安或者检察机关。
民间借贷的连带保证责任的规定:保证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对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为连带责任保证,对于连带责任保证人,当债务人不履行其到期债务的时候,债权人有权要求其承担保证责任。
民间借贷中债权转让通知债务人的法律规定为:债权人转让债权,未通知债务人的,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债权转让的通知不得撤销,但是经受让人同意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