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4.11
未成年人犯罪的基本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 1、从犯罪动机来看多为激情犯罪; 2、从犯罪形式看,共同犯罪人数增多,但多为偶合性共同犯罪; 3、从犯罪手段来看,作案手段残忍,犯罪后果严重; 4、从犯罪生活环境看,辍学少年和畸形家庭的人数居多,流动
未成年人犯罪的危害有:危害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给社会造成不良影响,对被害人造成的危害,对自身家人及被害人家人的危害等。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未成年人的监护人以及其
对于未成年人犯罪的处罚规定为:已满16不满18周岁,或14-16周岁的未成年人犯严重暴力性犯罪、贩毒及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犯罪的,以及12-14周岁的未成年人犯严重暴力性犯罪致人死亡或严重残疾,且手段特别残忍或情节恶劣并经最高检核准追诉的,应比
未成年劳动保护的规定:未成年工不得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以及超过未成年劳动强度的工作。一些禁忌类的工作也不可以从事。另外,需要定期对未成年工进行身体检查,保护他们的身体健康。
在我国,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贯彻“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1、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不承担刑事责任; 2、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只对八种较为严重的犯罪承担刑事责任,分别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
未成年人犯罪的处罚有:已满十六周岁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十四周岁到十六周岁的,犯法定八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十二周岁到十四周岁的,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
未成年犯罪法律规定: 1、已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2、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八类特殊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3、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未成年犯罪处罚适用的原则包括从宽处理原则,不适用死刑原则等,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犯罪的,要承担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犯法律规定的八大罪的,要承担刑事责任,但是都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有哪些 1、未成年人犯罪的外部原因包括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内部原因有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 2、学校、家庭、社会的环境氛围都可以影响未成年的价值观的形成,可能会导致自律性差,并且在成长过程中,生理机能的发育会让其有精力
未成年人犯罪的处罚规定为:根据法律规定要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
未成年犯罪量刑处罚标准为: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应当对所有犯罪行为承担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未成年犯罪承担什么责任,需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1)已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犯法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2)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犯法的,只有触犯刑法第十七条规定的特定罪名才负刑事责任; (3)不满十二周岁的未成年人犯法的,不负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