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5.29
被公司开除可以领取失业金。失业保险领取条件如下: 1、按照规定参加失业保险,所在单位和本人已按照规定履行缴费义务满1年; 2、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即失业人员不愿意中断就业,但因本人无法控制的原因而被迫中断就业。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在女职工怀孕期间辞退女职工,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怀孕期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支付经济补偿,具体如下: 1、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 2、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这里所称的月工资
企业解除劳动合同,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应当根据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确定,按照每满一年向劳动者支付一个月工资为标准进行支付,对于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因犯错误被公司开除,若造成用人单位的经济损失的,劳动者的工资要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解除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若劳动者无过错的,用人单位属于违规解除劳动合同,需要参照《劳动合同法》第48条和第87条的规定计算赔偿金。
在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确定了劳动关系后,双方也是需要签订劳动合同的,那么在劳动合同中也会写明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如果在合同到期后,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进行续签手续时,也是需要支付经济赔偿金,具体的金额会根据当事人的工作年限以及平均的收入来计算金额。
如果公司不给孕妇发工资,孕妇可以通过下列措施来维权:与公司协商;向当地的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或者依法直接向人民法院请求支付令。
不按合同约定履行发工资义务的,可以到劳动行政部门投诉,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
公司解散孕妇生育险应当预留。公司解散,应当向劳动者支付补偿金,每满一年向劳动者支付一个月工资的补偿金。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若是不支付的,劳动者可以申请仲裁,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怀孕期间公司不能辞退员工。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赔偿金。
1、孕妇可以向劳动仲裁部门进行投诉处理。之后劳动仲裁部门接受申请后会对情况展开调查,如果情况属实会让单位批准病假以及支付病假的工资,这样可以维护员工的权益避免带病工作。 2、孕妇是可以请病假的,公司不批是违法的,孕妇可以依法对公司提起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