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08
存在欺诈、胁迫、显失公平、重大误解等情况的合同可以撤销。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规定,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
可以撤销的合同如下: 1、因重大误解订立的; 2、订立合同时明显不公平的。 受害人有权要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一方以欺诈、胁迫或乘人之危的方式订立的合同。如果当事人要求变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不得撤销。根据相关规定,基于重大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 1、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原因之日起一年内未行使撤销权; 2、有撤销权的当事人知道撤销原因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放弃撤销权。也就是说,合同撤销权的行使期限是排除期限,不能中断、中止或延长
撤销权消灭的情形如下: (1)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2)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3)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
第三人可以撤销合同。第三人和合同有利害关系的,合同出现可撤销的情形时,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合同撤销之诉。善意第三人行使撤销权应当受到以下几点限制: 1、第三人撤销权的行使必须在无权代理行为的效力确定之前。如果被代理人已经作出追认的意思表示,第
刑事一审终审的6种情形为: 1、选民资格案件; 2、宣告失踪或者宣告死亡案件; 3、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案件; 4、认定财产无主案件; 5、确认调解协议案件; 6、实现担保物权案件。
撤销赠与的法定情形如下:被赠与人侵害赠与人及其近亲属,被赠与人拒绝履行其对赠与人的扶养义务,被赠与人拒绝履行赠与时约定的义务。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
可以被判决撤销缓刑的事由有: 1、被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应当撤销缓刑; 2、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
不能撤销赠与的情形有以下几点: 1、公证赠与不能撤销; 2、赠与物已交付的,不得撤销; 3、具有社会公益性质的赠与,如向灾区捐款,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不能撤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赠与人可以在转让赠与财产权之前撤销赠与。具有救
撤销注册商标的情形有:商标注册人在使用注册商标的过程中,自行改变注册商标、注册人名义、地址或者其他注册事项的,由地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期满不改正的。注册商标成为其核定使用的商品的通用名称或者没有正当理由连续三年不使用,其他单位和
撤销注册商标的情形有以下这些: 1、商标注册人自行改变注册商标、注册人名义、地址或者其他注册事项,由地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期满不改正的。 2、注册商标成为其核定使用的商品的通用名称或者没有正当理由连续三年不使用的。
撤销权消灭的情形包括如下: 1、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2、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3、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