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2.10
保险法施行后成立的保险合同发生的纠纷,适用保险法的规定。保险法施行前成立的保险合同发生的纠纷,除本解释另有规定外,适用当时的法律规定;当时的法律没有规定的,参照适用保险法的有关规定。认定保险合同是否成立,适用合同订立时的法律。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已于2009年9月14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73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干问题的解释(一)》已于2009年9月14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73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为正确审理保险合同纠纷案件,切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现就人民法院适用
保险公司要对保险合同做充分的解释。保险合同中规定有关保险人责任免除条款的,保险人在订立保险合同时应当向投保人明确说明,未明确说明的,该条款不产生效力。
保险诈骗罪,是指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以使自己或者第三者获取保险金为目的,采取虚构保险标的、保险事故或者制造保险事故等方法,骗取保险金,数额较大的行为。 进行保险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
刑法对保险诈骗罪的规定有,从事保险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
保险诈骗罪的认定标准: (一)主体为个人和单位,具体指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 (二)在主观上表现为故意; (三)客体是国家的保险制度和保险人的财产所有权; (四)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保险法规,采取虚构保险标的、保险事故或者制造保险事故等方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是为保障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依法得到赔偿,促进道路交通安全。该条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制定,由国务院于2006年3月21日发布,自2006年7月1日起施行。
保险公司确认骗保的方法: 1、保险公司的调查人员或其他人员发起内部调查。调查人员将记录车主、现场取证、交警队取证、事故现场监控等; 2、如果发现问题,将向领导汇报,并与被保险人沟通,希望其放弃索赔; 3、如果被保险人不愿意放弃索赔或态度强硬
保险公司定损的具体流程如下: 1、受害人或者被保险人向保险公司报案; 2、向理赔员出示行驶证、驾驶证、身份证、保险单证; 3、由理赔员完成现场勘查初步定损工作; 4、签收审核索赔单证,并填写《机动车辆保险出险/索赔通知书》,双方签字确认;
保险人员骗保属于保险诈骗罪,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
车险骗保是指车辆保险的投保人或被保险人没有遵守诚信原则,故意隐瞒车险事故的正式情况,或者是故意外区、掩盖事故的真实情况,以夸大事故的损失、故意制造、捏造保险事故造成保险标的损害,以谋取保险赔付金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