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2.26
民事处罚与行政处罚的区别是:1.行政处罚是对违反行政法义务,民事制裁是对违反民事法律义务,侵害民事主体合法权益行为的法律制裁。2.行政处罚是对违反行政法规的义务者附加新的义务,民事制裁既可以表现为对行为人附加新的义务或者剥夺某种权利;也可以
对于应当进行行政处罚的违法行为人免予处罚的条件如下: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违法的;精神病人、智力残疾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违法的;或者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等。
行政处罚中罚款的执行方式主要有:行政法规定当场收缴罚款以外,其他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是不能自行收缴罚款的;而是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决定书并送达当事人,当事人在收到处罚决定书以后到指定的银行交罚款。银行收取罚款以后,直接将罚款上缴国库。
1.以行政行为的适用与效力作用的对象范围为标准,可将行政行为分为内部行政行为和外部行政行为。 2.以行政行为的对象是否特定为标准,可将行政行为分为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 3.以行政行为受法律规范拘束的程度为标准,可将行政行为分为羁束行
行政处罚是指行政主体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对违反行政法规范但尚未构成犯罪的相对人给予行政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处罚是行政制裁的一种形式。行政主体为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依法对行政相对人违反行政法律、法规
行政处罚的意思是:指行政主体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对违反行政法规范、尚未构成犯罪的对方给予行政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处罚的特点是:行政处罚的主体是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行政处罚的对象是违反行政法规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行政处罚的性
1、立案:对初步审查符合立案条件的违法行为立案。 2、调查取证。 3、调查报告。 4、审查、决定:法制机构依法审查、核实并提出处理建议报本部门负责人决定。 5、事先告知。
行政处罚的种类: (一)警告。 (二)罚款。 (三)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 (四)责令停产停业。 (五)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 (六)行政拘留。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实施行政处罚的时限一般是二年,如果行政机关在二年内未发现违法行为的,不能再给予行政处罚;如果行政机关在二年内发现了违法行为,则一般需自立案之日起的九十日内作出处罚决定。
行政处罚的适用条件为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行政违法行为客观存在;主体是享有法定的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或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违法的行为未超过追究时效。
行政处罚的原则: (1)法定原则。 (2)三公原则。 (3)适应违法行为原则。 (4)一事不再罚原则。 (5)结合教育原则。 (6)民事刑事责任适用原则。 (7)申诉和赔偿原则。 (8)处罚追究时效原则。
重大的行政处罚包括:较大数额罚款;没收较大数额违法所得、没收较大价值非法财物;降低资质等级、吊销许可证件;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关闭、限制从业以及其他较重的行政处罚等。
行政处罚程序的意思是国家行政机关按照法律规定对违反行政法规范,又尚不够刑事处分的相对人进行制裁的活动方式以及步骤。行政处罚程序分为简易程序、一般程序、听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