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9.14
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因为在共同犯罪中,主犯和从犯的区别直接关系到最终的量刑结果,但是主犯和从犯都是犯罪的,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对于从犯的认定,法律上有一定的说明和规定,主要是
共同犯罪从犯的认定标准如下: 1、在共同犯罪中被动接受任务、服从指挥者指挥。 2、首次参加共同犯罪或者参加次数少于其他犯罪分子的,以及仅参加了部分共同犯罪的犯罪分子通常为从犯。 3、在犯罪中实行行为强度通常较小,或者技巧不够熟练。
1、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 2、起主要作用,是指在共同犯罪中直接实施犯罪行为,而且其行为是犯罪结果发生的主要原因,或是事前拉拢、勾结他人,提起犯意,出谋划策的教唆犯。
犯罪由一系列主客观要素即必备条件构成。任何一种犯罪的成立都必须具备四个方面的构成要件,包括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体和犯罪客观方面。各个要素按照犯罪构成的要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协调一致,形成为一个整体。
我国《刑法》中对于构成传播性病罪的既遂的犯罪分子,规定的量刑相关条款包括:明知自己患有梅毒、淋病等严重性病卖淫、嫖娼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个人集资诈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单位集资诈骗,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构成集资诈骗罪,应当立案追诉。个人犯此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这是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的罪刑法定原则。即只有法律将某一种行为明文规定为犯罪的,才能对这种行为定罪。判定某一行为是否构成罪,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标准,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和要求的,不能任意解释、推测而定为有罪,并且在罪名的认定
根据刑法,犯罪人侵害的是国家对职务活动的管理职能;犯罪主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罪客观方面是行为人利用职务之便、滥用职权等的认定为职务犯罪。
传染毒种扩散罪既遂的处罚量刑是:后果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该罪在客观上表现为从事实验、保藏、携带、运输传染病菌种、毒种的人员,违反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造成传染病菌种、毒种扩
故意杀人是中国刑法中少数性质最恶劣的犯罪行为之一。故意杀人罪情节轻重的认定,主要根据被告人的主观恶性、杀人手段、犯罪后果、社会评价来综合考量。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10年以上有期徒刑。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故意杀人罪从犯应当在既遂犯的
最新走私文物罪判刑标准:一般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如果情节特别严重的,应当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走私文物罪是指单位或个人违反海关法规和文物保护法规,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