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25
刑事诉讼法关于自诉的规定有:自诉案件包括下列案件:告诉才处理的案件;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
对于判处管制、拘役宣告缓刑、有期徒刑宣告缓刑的少年罪犯,人民法院可以协助公安机关同其原所在学校、单位、街道、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监护人等共同制定帮教措施,并进行必要的回访考察。 人民法院应当加强同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司法行政机关的联系
自诉的刑事案件不需要公安机关。自诉是由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控诉,自诉人负举证责任,案件不经过公安机关侦查,也不经过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
公安机关拘捕事自诉案件犯罪嫌疑人。自诉案件,公诉案件的对称。即自诉人提起诉讼的案件。中国的自诉案件是告诉才处理的以及其他不需要进行侦查的轻微刑事案件。
公安机关不能刑事和解,法律没有赋予公安机关和解的权利,如果是法律规定的公诉案件范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和解。
因民间纠纷引起侵犯人身、财产的犯罪行为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可以刑事和解。首先加害人要承认其犯罪行为并向被害人道歉,取得被害人谅解后,在公安机关的主持下立悔过书。与被害人达成和解协议,向被害人支付损害赔偿。和解程序的适用范围有限,部分刑事案件双方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是公安部颁布的部门规章,于2020年7月进行了最新的修改,于2020年9月1日起施行。在内容上有诸多修改。比如:公安机关发现需法律援助的需要在3天内通知法律援助机构;公安可以使用电子签名等技术制作电子笔录等材
立案是指公安、司法机关及其它行政执法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自首以及自诉人起诉等材料,按照各自的管辖范围进行审查后,认为有犯罪事实发生并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时,决定将其作为刑事案件进行侦查或者审判的一种诉讼活动。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发现犯罪
侦查部门往往针对具体的罪名,制定立案标准,以细化量化立案条件,如《公安部关于毒品案件立案标准的通知》,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行贿罪立案标准》。立案标准作为立案的操作细
公安机关不参与刑事和解。刑事和解必须在查清犯罪事实的基础上进行; 公安机关做为侦查机关的职责就是侦破案件,查清事实和搜集证据,判定加害人是否构成犯罪,法律也没有赋予侦查机关和解的权利。
公安机关刑事立案标准包括公安机关管辖的所有刑事案件的立案标准。一般来说,除了海关缉私、军事自查、其他部门管辖的职务犯罪、法院直接受理的自诉案件外,其他刑事案件如盗窃、抢劫、故意伤害等,都由公安机关管辖,非法经营等,即使是同一类型的刑事案件,
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任务是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公安机关是人民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的行政机关,同时它又担负着刑事案件的侦查任务。公安机关是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依法管理社会治安,行使国家的行政权,同时公安机关又依法侦查刑事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