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9.19
离婚损害赔偿请求权是婚姻法赋予无过错方离婚时所享有的权利,其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均为法律所特定。基于该条规定向法院提起损害赔偿请求的,凡是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的案件,法院不予支持。
离婚损害赔偿标准:离婚过错方的赔偿应符合重婚、配偶与他人同居、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等索赔要求。必须以离婚为前提,不离婚的人不能向离婚错误的一方要求赔偿。《婚姻法》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1、
一方可以请求离婚损害赔偿的情形有如下几种: 1、重婚; 2、与他人同居; 3、实施家庭暴力; 4、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5、有其他重大过错。根据2021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
离婚损害的赔偿金额可以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法院判决。具体精神赔偿标准可以根据其过错程度减轻或者免除侵权人的精神损害赔偿责任。法律规定一方婚内重婚或与他人同居导致双方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因侵权致人精神损害,但未造成严重后
离婚赔偿包括物质赔偿和精神赔偿。物质损害赔偿主要是一方在重婚、与他人同居期间将财产赠与再婚、同居的第三方,造成无过失方的财产损失。例如,如果一方因家庭暴力受伤,可以要求另一方赔偿医疗费用。精神损害赔偿兼具经济补偿和精神安慰的双重功能,包括精
离婚时获得经济赔偿的条件有: 1、一方对离婚存在过错。 2、过错方实施了妨害婚姻家庭关系的违法行为。 3、另一方没有过错。 4、过错方的损害行为造成了损害结果。 5、过错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规定,有
精神损害赔偿是因侵犯人格权致使公民受到精神上的痛苦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侵犯公民的人格权可能产生两种结果,一是物质上的损害,如受害人进行治疗的费用,一是精神上的损害,如受害人心理创伤和精神痛苦。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
不满足刑诉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的情形之一,则不予取保候审。刑诉法规定的四种情形为:1、可能被判处的刑罚较轻,是管制、拘役或独立的附加刑;2、刑罚可能是有期徒刑以上,但取保候审后不会导致社会危险性;3、患病严重致使生活不能自理。或者是怀孕、哺乳期
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一)重婚的; (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三)实施家庭暴力的; (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一)无过错方作为原告向人民法院提起损害赔偿请求的,必须在离婚诉讼的同时提出; (二)无过错方作为被告的离婚诉讼案件,如果被告不同意离婚也未提起损害赔偿请求的,可以在离婚后一年内就此单独提起诉讼; (三)无过错方作为被告的离婚诉讼案件,一审
离婚精神损害赔偿的提出诉讼时间有以下两种:1、无过错方作为原告基于该条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损害赔偿请求的,必须在离婚诉讼的同时提出。2、无过错方作为被告的离婚诉讼案件,如果被告不同意离婚也不基于该条规定提起损害赔偿请求的,可以在离婚后一年内就
假一赔三是商家对消费者作出的一种承诺,消费者在商家买商品时,如果商品是属于假货,商家会对消费者进行三倍的赔偿。经营者和消费者有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履行义务,但双方的约定不得违背法律、法规的规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处理侵害消费者权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