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2.24
我国《刑法》规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符合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由人民法院审理后决定。构成累犯的,不适用缓刑。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
自首加立功会不会判处缓期要依据具体的情况而定。犯罪嫌疑人有自首立功表现的,法院可以酌情从轻、减轻处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犯罪分子被数罪并罚且有立功表现是可以缓刑的。根据《刑法》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且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具有自首或者立功情节的,一般可以从轻或者从轻处罚。具体是否从宽处罚、从宽处罚的幅度,则需要视行为人的犯罪事实、犯罪情节、危害后果等方面进行斟酌。犯罪情节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但若是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的,导致的危害后果特别严重
自首立功可以缓刑,还有以下情况都可以争取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缓刑期间多次重大立功可以减刑。犯罪分子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在执行期间,如果有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或者阻止他人重大犯罪实施活动的行为,属于重大立功表现,可以依法减刑。
一般立功不可以免予刑事处罚,只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但是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则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重大立功主要有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检举监狱内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等行为。
立功一般不可以免于刑事处罚。立功指犯罪人犯罪后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以及其他有利于预防、查获、制裁犯罪的行为。有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但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一般立功可以依据犯罪情节酌情减轻、从轻处罚,如果犯罪情节比较轻的,可以免于刑事处罚。立功是指犯罪人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的情形。
缓刑期间多次重大立功可以减刑,由考察机关报请法院申请减刑。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