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07
强制解除劳动合同需要赔偿,经济补偿标准按劳动者在公司工作的年限计算,每满一年支付两个月工资;如果用人单位不支付的,劳动者可以依法申请劳动仲裁。
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注意下列问题: 1.解除劳动合同应有充分的法律及合同依据。 2.解除合同应有正式书面的《解除合同通知书》。 3.存在《劳动合同法》第46条的情形的解除劳动合同,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
根据《劳动法》第二十五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被依法追究
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要注意: 1、用人单位是否已经与自己签订了劳动合同。 2、用人单位是否有证据证明员工不符合录用条件。 3、用人单位作出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是什么时间。
孕期解除劳动合同,除过失性辞退外,用人单位应当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公司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包括:已经与员工协商达成一致的;员工不符合其在试用期的录用条件的;或者员工同时与其他公司建立劳动关系,严重影响本公司的工作任务的等。
解除劳动合同的主要程序是: 1、制作书面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并且送达给劳动者。 2、应当事先将解除劳动合同理由通知工会。 3、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规定,
1,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2,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3,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4,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当某些法律规定的情形发生时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这就是合同的法定解除。法定解除,是指合同生效后,没有履行或者未履行完毕前,当事人在法律规定的解除条件出现时,行使解除权而使合同关系消灭。
解除合同的法定条件是: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对方在履行期满前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对反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对房延迟履行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