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15
立案的条件有: 1、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2、在管辖范围内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
行政诉讼案件一般在七日内决定立案。七日为《行政诉讼法》规定的在人民法院不能当场对起诉状进行是否符合起诉条件的判定时的研究审查期限。经审查不符合起诉条件的,作出不予立案的裁定。
行政诉讼案件一般在七日内决定立案。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在接到起诉状时对符合本法规定的起诉条件的,应当登记立案。对当场不能判定是否符合本法规定的起诉条件的,应当接收起诉状,出具注明收到日期的书面凭证,并在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行政诉讼的立
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1、请求判决撤销或者变更行政行为; 2、请求判决行政机关履行法定职责或者给付义务; 3、请求判决确认行政行为违法; 4、请求判决确认行政行为无效; 5、请求判决行政机关予以赔偿或者补偿; 6、请求解决行政协议争议。
依据《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达到3000-10000元的,是属于诈骗罪数额较大的情形,可以追究刑事责任。也就说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达不到3000元的,就不会构成犯罪,按治安案件进行处理,所以诈骗案件按
(一)告诉才处理的案件;(二)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三)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
破坏生产经营罪的立案标准一般会有:行为人造成公私财物损失五千元以上的;破坏生产经营三次以上的;纠集三人以上公然破坏生产经营的;其他破坏生产经营应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
隐匿邮件罪的立案条件: 1、隐匿邮件的次数较多或数量较大的; 2、隐匿邮件并从中窃取财物的; 3、给国家、集体利益以及公民合法权益造成严重后果的等。
如果自诉案件满足立案条件的,可以在法院立案。因为自诉案件不经过侦查,自诉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后,如果符合立案条件,人民法院就应当予以受理,并直接进入审判程序。
一事不再理是刑事诉讼原则之一,即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的案件,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不得就同一事实再行起诉和受理。理由基础是:既判的事实,应当视为真实。因而产生既判力的效果。
(一)一般条件 一般条件是指不管提起何种诉讼,也不管提出何种诉讼请求,都应当具备的条件。提起行政诉讼应符合以下条件: (1)原告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2)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
拒不执行判决罪既遂的量刑处罚是:当事人犯罪情节严重的,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强制执行案件立案后的程序是: 1、法院立案机关应当在七日内审查立案,移送执行机关;对不符合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裁定不予受理; 2、执行人员接到案件后,应当在三日内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书和财产申报令; 3、执行人员应当根据申请执行人提供的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