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21
没有立遗嘱的遗产按照法定继承的规定分割。同一顺序继承人一般应当均等分配遗产。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应当不分或者少分。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应当多分遗产。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没有立遗嘱,按照法定继承分割财产。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1)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2)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没有写遗嘱财产的分配方式:按照配偶、子女、父母优于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的顺序分配。且具体的分配份额一般均等,但继承人之间另有约定的,可以按照约定处理。
未立遗嘱的按照法定继承顺序分配遗产。法定继承顺序为,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特殊情况下法定继承
老人立遗嘱应符合以下情形: 1、老人必须要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老人所立的遗嘱必须是其真实意思表示。 3、老人对遗嘱所处分的财产必须是有处分权的。 4、遗嘱的内容必须合法。 5、遗嘱的形式必须合法。 根据《民法典》一千一百四十三条,无民
老年人订立遗嘱的,可以订立自书遗嘱,自书遗嘱应当由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注明年、月、日;订立代书遗嘱的则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由其中一人代书,并由遗嘱人、代书人和其他见证人签名,注明年、月、日。
老人立遗嘱满足以下条件才有效: 1、亲自书写遗嘱; 2、真实表达自己的遗嘱意思表示; 3、亲笔签名; 4、此外遗嘱内容中所处分的财产仅限于自己的合法财产,处分他⼈财产的⾏为⽆效; 5、最后要在遗嘱上写明年、⽉、⽇和地点。 遗嘱是指人生前在法
老人立遗嘱的有效方法如下: 1、公证处遗嘱公证。老人本人到场;老人的身份证和户口本;老人的相关资产的证明;公证手续费用在150-200元,按照实际为主。让老人家按照公证处的安排填写资料,并且按照公证人员的安排宣读资料,并进行影像和文字记录,
老人立遗嘱,如果是口头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如果是自书遗嘱,则需要由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注明年、月、日。同时处分的财产也是个人合法的财产,没有违背法律已经公序良俗;遗嘱人应属于民事行为能力人。这样写的遗嘱才有效。
老人立遗嘱如果满足以下条件即为有效: 1、由立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注明年、月、日; 2、立遗嘱人必须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 3、必须是立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 4、遗嘱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不得损害国家、集体的利益; 5、遗嘱应为缺乏劳动
被继承人没有遗嘱的遗产分割应当按法定继承。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法定继承人的继承顺序是:第一顺序继承是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继承是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
没有立遗嘱的遗产可以根据法定继承来分配。 在法定继承中,第一顺序继承人是:配偶、子女、父母;而第二顺序的继承人则是: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
未立遗嘱的情况下,财产可以按照法定继承分配财产。其中属于第一顺序继承人的,原则上各个继承人都应当均等的分割遗产。特殊情况下,也可以不均等分割。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的时候,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且法定第一顺序包括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继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