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15
合同履行后的违约责任有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赔偿损失等。如果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了违约金条款的,还要按约定支付相应的违约金。如果合同中约定了定金的,还可以适用定金罚则。但是合同中同时存在违约金条款和定金条款的,只能选其一适用。
不履行合同义务会造成违约。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给对方造成损失的,损失赔偿金额应当相当于违约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约一方订立合同时可能造成的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迟延履行合同造成违约的,一般支付违约金的起始点是合同约定的履行日,终止点是实际履行之日。若合同最终解除的,终止点可由双方协商确定。违约金的数额由双方约定,但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之内。
合同履行完毕能够违约,有违约情形的可以要求支付违约金。合同因为一方违约,而另一方依法解除的,合同约定的违约条款仍然是合法有效的,被违约一方仍然可以请求违约金。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
除迟延履行外,其他违约责任付违约金后可以不再履行。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
合同约定赔偿金可以履行。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增
合同履行地是可以协议约定的。合同中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主要包括有:当事人的姓名或名称和住所;合同的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报酬;合同的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解决争议的方法等。
可以约定交付地为合同履行地。双方可以协商约定权利行使和义务履行的地点,约定以交付地为合同履行地,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的可以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
首先看合同是怎么约定的,合同有约定的,按照合同约定索赔;合同没有约定的,按照违约造成的损失赔偿,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是,不得超过违约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约可能造成的损失。
租赁合同不能够违约。依法成立的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受法律保护,对合同双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按照合同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如果当事人违约的,应依法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合同违约方不能主张解除合同。在当事人协商一致解除合同的情形下,合同当事人均是合同解除权的行使主体;在当事人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条件,当解除合同的条件成就时,只有约定享有解除权的合同当事人才能行使解除权。
根据法律规定,租房合同未履行如果符合生效条件且没有无效、效力待定、可变更、可撤销情形时就生效。 生效的条件有: 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意思表示真实; 不违反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 无效、可撤销、可变更事由根据法律规定。
未实际履行的合同如果双方当事人达成一致的成立。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当事人采用口头形式订立合同的,自要约人知道承诺的内容时合同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