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1.03
具体如下: 1、拘留的对象是现行犯或者是重大嫌疑分子。现行犯是指正在实施犯罪的人,重大嫌疑分子是指有证据证明具有重大犯罪嫌疑的人。 2、其具有法定的紧急情形之一。对于何谓紧急情形,刑事诉讼法对于公安机关的拘留和人民检察院的拘留作出了不同的规
因偷渡被拘留,不能凭此来判断是刑事拘留还是行政拘留。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行政拘留一般最多十五天,并罚是不超过二十天;而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刑事拘留一般为十四天之内,最多不超过三十七天。所以,因偷渡被拘留的,有可能是刑事拘留,
可以先行刑事拘留的情形是: 1、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2、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 3、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 4、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等。
1、刑事拘留是刑事诉讼中的保障性措施,是一种诉讼行为,其目的是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本身不具有惩罚性。 被采取了刑事拘留说明涉嫌了刑事犯罪,存在潜在的刑事法律风险,尤其是在我国现行的刑事侦查制度和手段的情况下,被采取刑事拘留后被追究刑事责
根据法律规定,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 (一)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二)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 (三)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 (四)犯
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 (1)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及时被发觉的; (2)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 (3)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 (4)犯罪后企图自杀、逃
如果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刑事拘留: (一)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二)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 (三)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 (四)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
以下情况可以延长刑事拘留的期限: 一、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逮捕的时间可以延长1至4日; 二、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逮捕的时间可以延长至30日。
严重违反治安管理但不构成犯罪,而警告、罚款处罚不足以惩戒的情况可以行政拘留。行政拘留不同于刑事拘留。前者是依照行政法律规范对违反治安管理法规的人采取的惩戒措施;后者是依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而采取的临时剥夺犯罪嫌疑人的人身自由的刑事强制措施。
刑事拘留的性质为: 1、拘留是为了保障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即拘留是一种保障性措施,而非惩罚性措施。 2、拘留适用的紧急性、短期性。 3、拘留适用要经过严格的审核程序。 4、侵益性。拘留的行使,涉及到公民人身自由权和国家公权力的尖锐冲突,应由
刑事拘留45天了,应当已经批捕。对犯罪嫌疑人定罪量刑,一般要经过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判决等程序,以确定行为人有没有罪,有什么罪,应当追究什么刑事责任。刑事诉讼拘留的期限最长为14日。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
刑事拘留属于临时性措施,不是刑事违法行为,通常刑事拘留是相关的公安机关在进行侦查的过程中,遇有紧急情况时,对现行犯所采取的临时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方法,属于刑事诉讼强制措施之一,后果需要结合案件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实施刑事拘留说明当事人已被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