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10
当事人在提起行政诉讼的同时一并提出行政赔偿请求,或者因具体行政行为和与行使行政职权有关的其他行为侵权造成损害一并提出行政赔偿请求的,人民法院应当分别立案,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合并审理,也可以单独审理。
行政机关具有双重身份:一重身份是作为国家行政权的行使者,对社会进行全方面的管理;另一重身份是机关法人,作为平等的民事主体参与各种法律关系,接受其他行政机关的管理。 我们在判断行政机关是否具有原告资格时,要注意区分该行政机关是以哪一重身份出现
1、确认执法机关已作出具体行政行为。 2、申请行政复议的期限是自知道具体行政行为60日内,在提出复议前应确认在合法期限内。如果超过60日,应说明为何超期,是否仍在合理期限内。 3、撰写行政复议申请书,提交时须一式三份。 4、搜集复议所需材料
行政诉讼主体的确定: 1、原告的确定:认为其合法权益受到具体行政行为侵害、与具体行政行为之间存在法律上的利害关系; 2、被告的确认:直接起诉的行政讼讼案件的被告是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
行为人向行政复议机关提起复议后,对复议结果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起十五日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行政诉讼法》规定,对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的行政案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先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
有毒瘾的行政拘留,应由拘留所的工作人员在该羁押场所内依法执行。如果被拘留人依法被决定强制隔离戒毒的,则拘留所需要给予被拘留人必要的戒毒治疗,并且强制隔离戒毒的时间连续计算;如果释放被拘留人时强制隔离戒毒的期限未满的,则继续执行强制隔离戒毒。
行政主体的要件:行政主体是指能够以自己的名义行使国家行政权力,并能独立承受法律后果的国家机关和社会组织。行政主体一般是一种组织,而不是个人且行政主体是依法享有公共行政权力的组织。
行政处罚的主体有以下三类: 1、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 2、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但被授权的组织必须具有管理公共事务的职能; 3、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
教育行政赔偿是由国家承担赔偿责任,即由国家予以赔偿。因执行职务过程中发生的教育行政侵权行为,由国家向受害者承担赔偿责任,这是由于该项责任的发生是由国家权力的运用所致。行政机关作为国家意志的执行机关,与国家是一体的,因而国家责任直接的承担形式
按法律规定,侵权行政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承担赔偿义务的主体。 根据《国家赔偿法》,赔偿义务机关的确定分以下几种情形: 1、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该行政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 2、两个以上行政
广义的行政监督是指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政党、社会团体、新闻舆论等多种政治力量和社会力量对政府及其公务员的行政行为所实施的监察和督导; 狭义的行政监督是指行政机关内部对自己的机构及其公务员的不良行政行为所实施的监察和督导。 在我国,
行政权力的核心是政府责任。 1、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用权受监督、失职要问责已经成为执政的理念,在法律规定和制度建设上也有了更完备的保障。为了使各级政府及干部能更有效履行责任,中国也建立了一系列责任实现机制,形成了多种能力建设方式。这些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