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14
我国民事诉讼法抗诉时效规定的时间是五天,当事人在接收到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结果以后,可以在五天之内向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一般是从接收到判决书的第二天开始计算的。
抗辩权是法律明确规定给予当事人对抗请求权的权利,可以分为法定抗辩权和约定抗辩权。债务人行使的抗辩权包括:先履行抗辩权、同时履行抗辩权、不安抗辩权、债权无效的抗辩权、诉讼时效已过的抗辩权等。债务人可以行使这些抗辩权对抗债权人的请求权。
1、诉讼时效过期被告可以在答辩状或者是在庭审过程当中提出答辩的意见,法院会首先审查是否超过诉讼时效,经过审查,确实超过诉讼时效的,会判决驳回诉讼请求。 2、诉讼时效属于民事法律事实中的事件,以权利人不行使权利的事实连续存在作为适用依据,诉讼
1、诉讼时效的抗辩不可以在二审提出; 2、当事人在一审期间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在二审期间提出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是基于新的证据能够证明对方当事人的请求权已过诉讼时效期间的情形除外,当事人未按前款规定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以诉讼时效届满为由申
民事案件申请抗诉时效如下: 1、人民检察院对当事人的申请应当在3个月内进行审查,作出提出或者不予提出检察建议或者抗诉的决定。当事人不得再次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检察建议或者抗诉。但是新民事诉讼法并未规定当事人申请抗诉的期限; 2、当事人申请再审的
民事诉讼时效的规定主要如下: 1、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2、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3、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
诉讼时效延长的条件如下:1.存在延长的正当理由,如出现中止和中断诉讼时效的法定事由之外的事实及特殊情况,造成权利人逾期行使请求权。2.诉讼时效已届满。已完成的诉讼时效期间仍然有效力,而由人民法院决定适当延长一定的期间。
我国《刑事诉讼法》中对于讯问时间的具体规定包括:传唤、拘传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十二小时;案情特别重大、复杂,需要采取拘留、逮捕措施的,传唤、拘传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
诉讼时效抗辩是一种法律行为,是指当事人行使诉讼时效抗辩权的法律行为,也可以理解为已经进入诉讼阶段,对对方当事人违反有关诉讼时效相关规定,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出诉讼时效抗辩,请求驳回对方当事人的诉讼请求的情况。
否认买卖合同向人民法院主张抗辩的,抗辩的时效是3年,从当事人知道权利被侵犯时开始计算。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一)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 (二)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三)权
离婚诉讼属于身份类型的案件,没有诉讼时效,只要存在夫妻关系就可以起诉。诉讼程序大致如下: 1、想离婚的一方向法院递交起诉状以及证据; 2、法院对起诉进行审查; 3、对符合受理条件的案件进行受理; 4、对符合符合起诉的案件进行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