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8.20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一、以代理权产生根据的不同分为委托代理、法定代理。①委托代理,又称意定代理,即代理人依照被代理人授权进行的代理;②法定代理,是根据法律的规定而直接产生的代理关系,主要是为保护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合法权益而设定,如父母对未成
无效民事行为是指已建立的民事行为,严重缺乏民事行为的有效要求,因此从一开始,绝对,确定,当然,永久不按照行为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意义表达预期的民事行为。 无效的民事行为包括: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1、民事诉讼的诉讼标的是发生争议的民事法律关系民事法律关系是法律确认的权利主体对人或物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内容为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民事义务的不履行或者不适当履行,必然引起争议,发生纠纷,当一方当事人把它诉诸司法解决,就成了民事诉讼。而民事诉
民事法律行为有效要具备的条件有以下几点: 1、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2、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公司行为能力的具体实现有以下方面: 1、公司可以依法设立分支机构,通过设立权力机构和执行机构行使职权; 2、由法定代表人以公司名义从事民事活动,法律后果由公司承受。
以下内容属于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 1、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 2、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 3、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 4、经济合同
民事侵权行为构成要件包括:有加害行为、有损害事实的存在、加害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四个方面。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碍; (三)消除危险; (四)返还财产; (五)恢复原状; (六
民法基本原则包括平等原则、自愿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公序良俗原则等。平等原则是指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的地位平等,自愿原则是指当事人进行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内心真意,诚实信用原则是指不滥用权利,公序良俗原则是指当事人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守公序良俗。诚实
民法的基本原则有: 1、平等原则; 2、意思自治原则; 3、公平原则; 4、诚实信用原则; 5、公序良俗原则; 6、绿色原则。 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该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
公司法人的基本要求有这些: 1、符合法定人数; 2、制订公司章程; 3、有公司名称,建立公司要求的组织机构; 4、有公司住所;出资份额符合公司章程规定。
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为: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达设立、变更、终止法律关系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