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3.21
第二次结婚的人和第一次结婚的人享受同样的待遇,不可以区分对待。也就是说二婚者和初婚者婚假的时间相同,同样是能够享受对应区域对应的婚假。婚假时间的长短根据地区规定决定,有婚假时间比较少,仅为3天的天津、山东、浙江等,也有婚假时间比较长,共有3
1、按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天婚假。 2、符合晚婚年龄(女23周岁,男25周岁)的,不再享受晚婚假奖励,只有3天法定婚假。 3、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4、在探亲假(探父母
婚假一般在1-3天左右。夫妻双方结婚时不在一个地方的,应另外给予路程假。因此婚假我们通常按最长3天计算。但各地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会在法定婚假的基础上相应增加婚假的天数,比如北京和上海,在法定婚假基础上,额外增加了7天假期。再婚的劳动者,只
婚假法定晚婚假现已取消。 在我国计划生育期间鼓励晚婚,男年满二十五周岁、女年满二十三周岁的初婚为晚婚。 符合晚婚年龄的夫妇,可以在法定三天婚假的基础上增加婚假天数,双方达到双方享受,增加的婚假工资、奖金照发,晚育假期的工资、奖金照发。 但2
公务员婚假三天。婚假,是指劳动者本人结婚依法享受的假期。婚假是劳动者结婚时给予的假期,并用人单位如数支付工资,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国家法定婚假为3天,各地方因政策差异可能高于国家规定,但不得低于国家的规定。职工在婚假期间,用人单位应当照发工资,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除此之外应注意的婚假应当一次性休完。
婚假一般是三天,还要根据当地政府的规定适当延长。职工本人结婚,用人单位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由本单位行政领导批准,酌情给予一至三天的婚假。在批准的婚假和路程假期间,职工的工资照发。
目前没有晚婚晚育增加产假的规定。2015年1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决定》,删除了晚婚晚育增加产假的规定,改为符合法律法规生育子女的夫妇可以获得延长产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