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25
男职工陪产假根据各地的《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条例》的规定不同,时间也不同,具体可查询本省的规定。条例中规定的陪产假一般是15天,晚婚晚育的夫妻可以再延长10天,二胎也可能延长产假。有些地方的产假甚至长达30天,但也有地方的产假仅有7天。在产假
大多数地区是15天,但部分地区有所不同,一般为7天到1个月不等,也有不休陪产假的地区。天津、山东两地适用7天的规定,为统计有生产陪护假期的最短;上海适用10天的规定;辽、吉、黑、青海、重庆、河北、北京等地为15天;湖南与四川两地为20天;内
男的陪产假一般为五天到三十天。男的陪产假国家法律没有具体规定多少天,但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都有男性陪产假的规定,假期一般为五到三十天不等,具体可查询本省的规定。
陪产假不是劳动法规的规定,发生争议劳动监察和劳动仲裁也不受理。陪产假是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的规定,是对合法生育的女职工,给予其夫照顾女职工的休假权利,发生争议向各地卫生计生委投诉。 具体男性陪产假各地的规定不一样,请向当地的计生部门进行咨询。
男的陪产假最短的有7天,最长的则有1个月之久,多数地区的陪产假为15天。陪产假具体要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实际规定,并且各地的陪产假都有不同的规定。
陪产假,又名陪护假,即依法登记结婚的夫妻,女方在享受产假期间,男方享受的有一定时间看护、照料对方的权利。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并未对陪产假做出明确的规定,具体要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实际规定,基本都见于各地的计划生育条例中,法律地位也不高。
陪产假,又名陪护假,即依法登记结婚的夫妻,女方在享受产假期间,男方享受的有一定时间看护、照料对方的权利。 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并未对陪产假做出明确的规定,具体要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实际规定,基本都见于各地的计划生育条例中,法律地位也不高
一般情况下,女方怀孕生育子女的,男方享受十五天的陪产假,并且在规定假期内照发工资,不影响福利待遇和全勤、评奖。但需要注意的是,各地陪产假的规定不一样,建议向当地的计生部门进行咨询。
陪产假天数国家没有具体规定。主要由各地区自己制定政策,确定陪产假的天数。获得陪产假,要求符合计划生育政策。陪产假指依法登记结婚的夫妻,女方在享受产假期间,男方享受的有一定时间看护、照料对方的权利,而拥有的假期。大多数地区的陪产假都是15天。
国家规定的婚假一般是1至3天;产假是98天,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但没有规定陪产假,基本都见于各地的计划生育条例中,一般是15天。
目前我国法律上并没有对陪产假进行明确规定。但大多数省份《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条例》中都规定了晚育者丈夫休护理假的时间,一般在7到15天左右,但也有长达一个月的省份,如河南省。
国家并无对男性陪产假的天数作明确规定。但是可以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定,进行休陪产假,并在期间正常发放工资。例如:江西省规定符合法律规定生育的夫妻,给予男方护理假三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