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4.30
单位工伤的赔偿标准是: 1、造成一般伤害(未达到残疾)的赔偿:医疗费、伤者住院期间的伙食补助费、生活护理费、工伤期间的工资、交通食宿费。 2、造成伤残的赔偿:医疗费、伤者住院期间的伙食补助费、生活护理费、工伤期间的工资、交通食宿费、辅助器具
当单位员工受到工伤时,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具体规定:可由工伤保险基金依法赔偿给职工工伤医疗费和康复费、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交通食宿费、劳动能力鉴定费等费用;而由单位依法赔偿给职工停工留薪期内的工资、五六级工伤职工的伤残津贴等费用。
工伤单位赔偿标准:工伤职工遭遇事故伤害后,员工所在单位须即日起30日内,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交工伤认定申请所需材料。在公布结果后应当参照相关条例计算赔偿额。计算出赔偿金额后,如果单位投了工伤保险,由国家工伤保险机构根据标准发放工伤待遇。如果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
工伤伤残鉴定结果一般是自申请劳动能力鉴定材料递交之日起60日内有结果,特殊情况可后延30日,也就是最迟90日内会有结果。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应当及时送达申请鉴定的单位和个人。工伤认定之后及时提交工伤待遇申请的资料,一般30天左右能拿到工伤赔偿的
受害人在从致害人处得到赔偿后完全可以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获得工伤赔偿,目前法律上并没有禁止受害人取得双份赔偿。实质上,两种赔偿具有不同的法律性质,应当受到法律的支持。
各单位与劳动者存在的关系不同。用工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存在的是劳务关系,而用人单位劳动者是存在劳动关系的。定义也有所不同。用工单位是指在劳务派遣协议中,接受以劳务派遣形式用工的单位。而用人单位是指具有用人权利能力和用人行为能力,运用劳动力组织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用人单位不可以要求劳动者交押金。订立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收取抵押金、抵押物、保证金、定金及其他费用,对于用人单位要求暂扣证件或交纳押金的违法行为,劳动者有权予以拒绝。用人单位扣押劳动者证件和要求提供担保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
如果用人单位缴纳了工伤保险,其工伤的医疗费、误工费等相关费用都是由工伤保险进行赔付的,其用人单位赔偿的费用有停工留薪费用、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等相关费用。
如果厂里拒绝赔偿工伤职工,且依法按规定应予赔偿的,则职工可以通过协商、申请调解、仲裁等途径来处理;对仲裁裁决不服的,还可以依法去向人民法院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