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2.11
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医疗事故分为四个等级: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条规定,根据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医疗事故分为四
医疗机构应当承担医疗责任的事故具有以下具体情形: 1、拒绝或者拖延尸检,超过规定时间,影响对死因判定的; 2、不予配合,影响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 3、擅离职守或对急、危重病人借故推诿拖延,贻误诊治和抢救时的; 4、其他情形。
以下情形不属于医疗事故: (一)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生命而采取紧急医学措施造成不良后果的; (二)在医疗活动中由于患者病情异常或者患者体质特殊而发生医疗意外的; (三)在现有医学科学技术条件下,发生无法预料或者不能防范的不良后果的;
1、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生命而采取紧急医学措施造成不良后果。 2、在医疗活动中由于患者病情异常或者患者体质特殊而发生医疗意外。 3、在现有医学科学技术条件下,发生无法预料或者不能防范的不良后果。 4、无过错输血感染造成不良后果。 5、
符合下列条件认定构成医疗事故: 1.主体是合法的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 2.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违反了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 3.医疗事故的直接行为人在诊疗护理中存在主观过失。 4.患者存在人身损害后果。 5.医疗行为
二级丁等医疗事故的相关赔偿主要包括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交通费、住宿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费用。其中精神损害抚慰金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费用。
二级丙等医疗事故应当赔偿以下种类的费用: 1、医疗费; 2、误工费; 3、住院伙食补助费; 4、陪护费; 5、残疾生活补助费; 6、残疾用具费; 7、丧葬费; 8、被扶养人生活费; 9、交通费; 10、住宿费; 11、精神损害抚慰金。但是具
不构成医疗事故的情形包括: 1、在为抢救垂危患者生命而采取的紧急措施造成不良后果的。 2、无过错输血感染造成不良后果的。 3、因不可抗力造成不良后果的。 4、因患方原因延误诊疗导致不良后果的。 5、经患者同意,对患者实话实验性诊疗发生不良后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三十三条的规定,下列情形不会构成医疗事故: (一)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生命而采取紧急医学措施造成不良后果的; (二)在医疗活动中由于患者病情异常或者患者体质特殊而发生医疗意外的; (三)在现有医学科学技术条件
在诊疗护理工作中,以下不属医疗事故: (一)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生命而采取紧急医学措施造成不良后果的; (二)在医疗活动中由于患者病情异常或者患者体质特殊而发生医疗意外的; (三)在现有医学科学技术条件下,发生无法预料或者不能防范的不
我国现行法律体系,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医疗事故责任也无外乎这三种。 一、民事责任主体,其承担主体是医疗机构。国家医疗单位和私立医院所致的医疗事故,赔偿义务主体是医疗单位,即医院,而不是具体的经治医生,受害人不能以医院的
医疗责任事故包括的情形有:1、擅离职守或对急、危重病人借故推诿拖延、贻误诊治和抢救时机;2、诊治中遇到明知复杂疑难问题,不请示或不执行上级医师指导,擅自处理,或在抢救危重病人时,上级医师接到下级医师报告后不及时处理;3、手术治疗中开错部位、
不认定为医疗事故的情形包括: 1、采取未超出诊疗规范的紧急医学措施造成不良后果的; 2、由于患者病情异常或者患者体质特殊而发生医疗意外的; 3、在现有医学科学技术条件下,发生无法预料或者不能防范的不良后果的; 4、无过错输血感染或患方不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