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14
未成年人杀人的判刑,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十四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杀人是不负刑事责任。第二个阶段已满十四岁不满十六岁的未成年人杀人是需要负刑事责任。不过在判刑的时候会从轻或减轻处罚,例如本来要判无期徒刑的,已满十四岁不满十六岁的未成年人就判二
未成年人要是故意杀人,如果是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要负刑事责任的,则应当在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基础上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情节较轻的,在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基础上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未成年人犯故意杀人罪和成年人犯罪是一样的,要承担法律责任。未成年人也有一个,法律意义上的年龄界定,那就是十四周岁到十六周岁,还有十六周岁到十八周岁。根据我国的刑法规定未成年人犯罪,一般不适用于死刑,根据我国法律法规对故意杀人的量刑一般有三点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未满14周岁的人为无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不负刑事责任。所以,不满14周岁的人杀人是不构成犯罪的。既然不认定是犯罪,其成年后同样的也不能被追究其刑事责任,不会被判刑。
未成年故意杀人的判刑标准是:已满十二周岁的未成年故意杀人,在判处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基础上,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不满十二周岁的未成年故意杀人,不负刑事责任。
杀人未遂的量刑标准: 一、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情节轻微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犯罪未遂是指因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完成犯罪的犯罪状态。犯罪未遂的行为人是未遂犯。 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包括:
犯故意杀人罪,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如果犯罪嫌疑人采取的手段不残忍,且没有其他后果,属于情节较轻。如果手段极其残忍也可以不从轻、减轻处罚。
《刑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所谓故意杀人(未遂)罪,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是指故意的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由于行为人的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行为。第二百三十
我国刑法对故意杀人未遂的量刑标准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如果是故意杀人未遂的,那么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触犯故意杀人罪的犯罪嫌疑人,情节较轻的,一般会被法院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如果是犯罪情节严重的,犯罪嫌疑人一般会被法院判处
视具体情况而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入室故意杀人的既遂标准,构成故意杀人罪,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入室过失杀人的既遂标准,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
杀人未遂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