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24
原告确定: 一是原告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二是与具体行政行为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该行为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被告确定: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
原告确定:原告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被告确定: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在人民法院对行政案件作出判决或裁定之前,原告可以申请撤诉;或被告改变其行政行为,原告同意撤诉,是否准许均需要人民法院进行裁定。若人民法院同意撤诉申请,则可以成功撤诉。同时,若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中途退庭的,也一律按照撤诉处理。
行政诉讼中的上诉期为十日或十五日。《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不服裁定的,应当在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当事人向人民检察院申请进行行政诉讼的抗诉的方式为: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抗诉。申请抗诉的情形是:人民法院驳回再审申请的;人民法院逾期未对再审申请作出裁定的;再审判决、裁定有明显错误的。
抗诉申请书中应当包括申请人的地址、电话等相关信息,针对法院生效的判决或裁定的申诉理由,以及原审人民法院在认定事实或审判程序方面存在的问题,末尾签字或盖章。
根据《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抗诉案件办案规则》的规定,对于已经生效的案件符合下列条件的,当事人可以申诉: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原判决、裁定认定的基本事实缺乏证据证明的;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
(一)人民法院对必须到庭的被告,经两次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拘传。 (二)人民法院对违反法庭规则的人,可以予以训诫,责令退出法庭或者予以罚款、拘留。人民法院对哄闹、冲击法庭,侮辱、诽谤、威胁、殴打审判人员,严重扰乱法庭秩序的人
民事诉讼中,对方有证据不提供的,不可以要求法院调取通话记录。对方当事人所持有的证据,不属于法院调查的范围,当事人不可以申请法院调查,法院也无权进行调查。只有当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
行政赔偿诉讼适用调解。《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六十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但是,行政赔偿、补偿以及行政机关行使法律、法规规定的自由裁量权的案件可以调解。
交通事故证据依法取得后可以进行民事诉讼。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及时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成因和当事人的责任,并送达
如果当事人还处在行政复议期间内的,暂时不能提起行政诉讼。但是复议结束后,当事人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的十五日内向法院起诉;或者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当事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的十五日内向法院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