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09
提交工伤认定申请的期限: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依照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被诊断为职业病的,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在特殊情况下,经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可适当延长申请期限。用人单位未按前款
犯罪中止首先要求行为人主观上具有中止的犯罪的故意。 行为人在客观上能够继续犯罪和实现犯罪结果的情况下,自动作出的不继续犯罪或不追求犯罪结果的。 行为人客观上实施了中止犯罪的行为。 然后犯罪中止必须发生在犯罪过程中,而不能发生在犯罪过程之外。
工伤认定的法定情形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工作时间内从事与准备工作、收尾工作的受到伤害的;工作时间内,履职受到暴力伤害的;患职业病的;因公外出,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上下班途中,受到交通事故的伤害的;法律规定的其
认定工伤需要提供下列材料:劳动合同的复印件;受伤害职工的身份证复印件;医疗机构出具的受伤害后诊断病历或职业病诊断书;证人证言;工伤申报经办部门的受理通知书等。
工伤认定的标准: 1、因工作原因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受到事故伤害的; 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或收尾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因履行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4、职业病; 5、因工作原因受伤或
下列情形应认定为工伤: 1、因工作原因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受到事故伤害的; 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或收尾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因履行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4、职业病; 5、因工作原因
申请工伤认定有下列时间限制:用人单位应当自职工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的30日内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诉讼时效中断与中止的区别在于: 1、发生的时间不同。时效中断可发生在时效期间的任何阶段;时效中止只能发生在时效期间最后6个月内。 2、法定事由不同。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是当事人主观意志可以决定的事实,如起诉、请求;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是当事人主
诉讼时效中止和中断区别有: 1、发生时间不同。诉讼时效中止发生在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时效中断发生在时效开始后完成前的任何时间; 2、根据不同的原因。时效中止规定了当事人行为以外的客观情况;时效中断规定了当事人的行为; 3、效果不同。时效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
申请工伤认定的具体期限:用人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提出申请;如用人单位未提出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应当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提出。
诉讼时效中止的原因有:不可抗力;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丧失代理权;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或者遗产管理人;权利人被义务人或者其他人控制;其他导致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障碍。
国家赔偿时效中止的条件为: 1、在赔偿请求时效的最后6个月内出现的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 2、出现的障碍使赔偿请求人不能行使请求权; 3、造成时效中止的原因消除之日,时效期间应继续计算,中止前的1年6个月仍应计算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