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9.13
被宣告假释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二)按照监督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三)遵守监督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监督机关批准。
假释,是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之后,因其遵守监规,接受教育和改造,患有严重疾病或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而附条件地将其予以提前释放的制度。 适用条件如下: 1.不是属于拘役和累犯和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
假释期间在以下情况下会收监: 1、犯新罪的; 2、发现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 3、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假释的监督管理规定的行为。
假释在我国刑法中是一项重要的刑罚执行制度,正确地适用假释,把那些经过一定服刑期间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必要继续关押改造的罪犯放到社会上进行改造,可以有效地鼓励犯罪分子服从教育和改造,使之早日复归社会、有利于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适用假释必须符合
假释考验期,假释是对符合假释法定条件的犯罪分子附条件的提前释放,在刑期执行完毕之前对获得假释的罪犯制定一定期限的考察,这段期限就是假释考验期。假释考验期限,从假释之日起计算。
假释期间的义务有: 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2、按照监督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3、遵守监督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4、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监督机关批准。
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不得犯新罪,不得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假释的监督管理规定的行为,在假释考验期限内由公安机关予以监督,按照监督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对于犯罪分子的假释程序,由执行机关向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提出假释建议书,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对确有悔改,没有再犯危险的,裁定予以假释。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假释,假释期间再犯罪的,撤销假释,实行数罪并罚。
假释期间以下情况会收监: 1、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犯新罪; 2、发现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 3、犯罪分子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假释的监督管理规定。
在假释后七天内,假释人员需要到居住地司法所报道,并且按照限定期限到司法所办理接受矫正手续,定期向司法所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假释人员属于社区矫正对象,身份还属于服刑人员,因此在接受矫正期间,假释人员禁止出境。 外出时必须经过当地司法行政管理
在假释后七天内,假释人员需要到居住地司法所报道,并且按照限定期限到司法所办理接受矫正手续,定期向司法所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假释人员属于社区矫正对象,身份还属于服刑人员,因此在接受矫正期间,假释人员禁止出境。外出时必须经过当地司法行政管理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