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26
劳务派遣工能否构成职务侵占罪,司法实践中有争议,各地的法院判决不一。认定职务侵占罪的关键在于“利于职务上的便利”,如果劳务派遣工利用职务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可以认定为职务犯罪。
职务侵占罪适用对象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本罪的犯罪客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财产所有权。
职务侵占罪的主体是非国家工作人员,也就是不能是公职人员,如果是公职人员就不能以职务侵占罪来进行处理了,一般的企业员工就可以构成职务侵占罪。
职务侵占证据不足不一定是经济纠纷。职务侵占证据不足的,也可以立案(有一定的事实材料证明即可),但是最终证据不足是不能定罪的。立案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 一、有犯罪事实 二、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职务侵占公司资产,如果财务明知是犯罪行为,仍然参与的,财务有责任;职务侵占是指的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比较大的行为。
刑事案件没有证据是不能立案的。刑事案件的证据有: 1、物证; 2、书证; 3、证人证言; 4、受害人陈述 5、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护; 6、鉴定意见; 7、检查、识别、调查实验等记录; 8、视听数据和电子数据。 刑事证据在刑事诉讼中起着
职工构成职务侵占罪不报案不构成包庇罪,包庇罪是指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行为。构成包庇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职务侵占罪是可以构成共同犯罪的。共同犯罪指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职务侵占罪不是过失犯罪。职务侵占罪在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财物的目的。即行为人妄图在经济上取得对本单位财物的占有、收益、处分的权利。至于是否已经取得或行使了这些权利,并不影响犯罪的构成。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公
对于职务侵占罪的报案方式: 1.通过拨打110报案。110是警方为了更及时地打击犯罪而设立的报警服务台,全天候接受公民的报警和求助,这是较为快捷的一种报警方式。 2.直接前往公安机关报案。前往公安机关报案的,应当提供相应的证据,达到立案标准
职务侵占罪是商业犯罪,其具备前述的扰乱市场活动秩序类犯罪的特点,显然是商业犯罪。商业犯罪的主体是商事主体,即依法从事工商业生产、经营活动和服务活动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商品生产过程中的犯罪,是指商事主体在从事商品生产等过程中,违反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