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11.03
免予刑事处罚不是刑罚。免予刑事处罚指的是因某些原因犯下罪行,需要刑事处罚,但因为自首或其他情节,导致不用接受刑事处罚。因此免予刑事处罚不是刑法。
免予刑事处罚算是犯罪记录。免予刑事处罚是指对被告人作有罪宣告,但犯罪情节轻微的,可以免除其刑事处罚。免予刑事处罚的前提是构成犯罪,所以仍然有犯罪记录,由公安机关记录存档。
免予刑事处罚的年龄是未满十二周岁。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法定的八种罪名,应
根据党员纪律处分条例,免予刑事处罚的属于酌情处罚情形。是否处分、如何处分由党组织决定。因过失犯罪被判处三年以下(含三年)有期徒刑或者被判处管制、拘役的,一般应当开除党籍。对于个别可以不开除党籍的,应当对照处分党员批准权限的规定,报请再上一级
免于刑事处罚,即不用承担刑法所规定的惩罚。法律规定只有六种情形。第一种是情节轻微,不构成犯罪;第二种是犯罪的行为已经超过了追诉时效期限;第三种是全国人大常委会特赦免除刑罚;第四种是告知才处理的罪行;第五种是犯罪分子或者嫌疑人死亡的;第六种是
1、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2、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3、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4、
累犯依法要从重处罚。但是否免予刑事处罚,要根据具体情节确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轻伤能否免于刑事处罚,过失致人轻伤的,可以,如果是故意伤害他人致人轻伤的,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按照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
一般来讲,醉驾属于危险驾驶罪的部分。此次最高法出台的指导意见则明确:对于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被告人,应当综合考虑被告人的醉酒程度、机动车类型、车辆行驶道路、行车速度、是否造成实际损害以及认罪悔罪等情况,准确定罪量刑。对于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
免予刑事处罚情形分别为: 1、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2、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3、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4、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5、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6、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