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8.10
公安机关拘留嫌疑人后通知家属的文书称为《拘留通知书》,是公安机关制作的一种法律文书。在该材料中,公安机关会标明嫌疑人的名字、涉嫌的罪名、刑事拘留的法律依据、拘留的时间以及关押的看守所,加盖公安机关印章后通过中国邮政挂号信的方式邮寄出去。在此
如果治安拘留期间被调查已构成刑事犯罪的,那么是会被转成刑事拘留的。刑事拘留是一种暂时性的强制措施,它并非法律制裁,其目的在于,以保证日后法院审理案件的顺利进行,刑事拘留期限届满,被执行人一般要被提起刑事诉讼。
关于刑事拘留和拘役的区分问题,二者具有非常明显的区别。在性质上,刑事拘留属于刑事诉讼中规定的强制措施之一,受到刑事诉讼法的调整;而拘役属于刑罚的种类之一,是主刑,其适用应当符合刑法的相关规定。刑事拘留属于程序性措施,拘役涉及的是实体问题,即
1、本人或家属及聘请的律师向办案机关提出取保候审的书面申请以及申请人和被申请人的身份证复印件。 2、办案机关填写《呈请取保候审报告书》,经县市级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 3、提出保证人填写保证书或提交保证金,经办案机关审查。
刑事拘留后的结果如下: 1、需要逮捕的,在拘留期限内,依法办理提请批准逮捕手续; 2、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但不需要逮捕的,依法办理或者手续后,直接向人民检察院移送起诉; 3、拘留期限内未能查清犯罪事实的,依法办理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手续后,继
根据我国刑诉法有关规定,拘留是对现行犯和重大犯罪嫌疑人采取的应急强制措施。盗窃被刑事拘留后,立即就会被讯问,如果不是嫌疑人,则当即释放;如果确有盗窃行为但达不到盗窃罪构成要件,则会处以行政拘留等行政处罚;如果构成盗窃罪,则转入其他强制措施,
刑事拘留37天后,会继续经历如下阶段: 1、要进行侦查,侦查的期限不固定,一般来说,侦查羁押期限不超过两个月; 2、侦查结束后,由检察院审查起诉,审查起诉期限一般为一个月内; 3、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
拘留被刑事拘留想办取保候审的,首先需要满足取保候审的条件。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
犯罪嫌疑人被刑事拘留37天后,可能出现的情形有: 1、事实清楚,证据充足,经检察院批准逮捕。 2、没有证据证实或证据不足以证实其所涉的罪行,应当释放。 3、针对没有逮捕必要和证据不足,需要继续侦查的可能会取保候审、监视居住。
保释,在中国称之为取保候审,是指侦查、起诉和审判机关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对被刑事追诉而又未被刑事羁押之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交纳保征金,并出具保证书,以保证随传随到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