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1.29
对犯罪嫌疑人应当是先批捕,但是如果是公安机关在立案侦查阶段没有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批捕,但是人民法院受理人民检察院提起的公诉后;认定犯罪嫌疑人存在社会危险性的,就属于是先起诉,后批捕,多数情况下是在案件的立案侦查阶段就对犯罪嫌疑人进行逮捕的。
警察抓嫌疑人办案流程是: 1、公安机关受理案件后,审查符合立案条件的,公安机关负责人同意批准的,公安机关可以发布通缉令,采取有效措施追捕案件; 2、为发现重大犯罪线索,查获犯罪嫌疑人,必要时,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可发布悬赏通知;
犯罪嫌疑人不予收押的情形: 1、患有精神病或者急性传染病的; 2、怀孕或者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婴儿的妇女; 3、患有其他严重疾病,在羁押期间可能发生生命危险或者生活不能自理的,但罪大恶极不羁押对社会有危险性的除外。
嫌疑人被批捕之后,如果是关押在看守所,经办案机关同意,并经公安机关批准,能看望。但对于人民检察院已经决定提起公诉的案件,嫌疑人在接到起诉书副本后,只可以和辩护人会见、通信。
公安机关负责逮捕涉案犯罪嫌疑人。在中国,只有检察院有权决定逮捕任何公民;除法院决定逮捕或者检察院决定逮捕自查案件外,必须经检察院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由公安机关执行。执行逮捕的人员不得少于2人。 执行逮捕时,必须向被逮捕人出示逮捕证
嫌疑人批捕后假如无罪的,司法机关应当立即释放犯罪嫌疑人,法院应当作出无罪判决,此外,无罪之人还可以申请国家赔偿。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决被告人无罪、免除刑事处罚的,如果被告人在押,在宣判后应当立即释放。
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尚不足以防止发生下列社会危险性的,应当予以逮捕: (一)可能实施新的犯罪的。 (二)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的。 (三)可能毁灭、伪造证据,
法纪案件侦查工作中,对过失犯罪案件的犯罪嫌疑人,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采取逮捕措施: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尚不足以防止发生下列社会危险性:可能实施新的犯罪的;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
一、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二个月。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一个月。 二、因为特殊原因,在较长时间内不宜交付审判的特别重大复杂的案件,由最高人民检察院报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
犯罪嫌疑人已批捕2个月不抓人,可能是办理了取保候审。取保候审是指,司法机关责令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保证不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并且随传随到的强制措施。
下列情形应当予以逮捕: 1、可能实施新的犯罪的; 2、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的; 3、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的 4、可能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的; 5、企图自杀或者逃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