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8.15
刑事诉讼法是程序法,故意杀人罪规定在刑法条文与解释中,但在刑事诉讼法中,对于故意杀人罪的规定,是在处理程序上就公诉机关、管辖法院做程序上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
故意杀人罪。 1、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2、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3、杀人抛尸的,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具体情节来对犯罪嫌疑人判刑。 4、对于抛尸行为不构成犯罪,因为犯罪嫌疑人不具有期待可能性。
共同故意犯罪条件是: 1、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的; 2、犯罪主观方面必须有共同的犯罪故意; 3、犯罪客观方面必须有共同的犯罪行为; 4、侵犯的是同一客体。
是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在司法实践中,暴力方法是抢劫罪的主要方法之一对于如何理解抢劫罪中的“暴力”的强度范围,我国刑法学界有不同的见解这从对抢劫罪中“致人死亡”的含义的分歧意
区分故意杀人罪和故意伤害罪的主要区别在于行为人的主观故意不同。故意杀人罪中,行为人在主观上以追究对方死亡为目的,至于最终是否造成对方死亡,不会影响故意杀人罪的定性,只是在具体的量刑时予以考虑。故意伤害
故意杀人罪的量刑情节有: 1.情节严重的犯故意杀人罪,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10年以上有期徒刑。属于情节严重的,应当判处死刑或无期徒刑。 2.情节较轻的犯故意杀人罪,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义愤杀
1、有以下情况,行为人故意杀人的,不能判死刑:首先,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其次,审判的时候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2、
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杀害除本人以外的其他人的行为。行为人故意杀人后的,如果符合从轻处罚的情节,则可以从轻处罚,反之则不可以从轻处罚。故意杀人罪之后是否会从轻处理,还需要人民法院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决定,因为现实生活中有的人杀人,其情节是非常严
持刀故意杀人的不得适用缓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可知,故意杀人是指行为人故意剥夺他人生命,应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但如果犯罪情节较轻的,应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而我国缓刑的适用条件是对于被判处拘役
如果在故意杀人的刑事案件中,受害人的家属提起了附带民事诉讼,可以通过民事救济手段申请死亡赔偿。赔偿内容包括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赔偿金,对家属的精神损害抚慰金。死亡赔偿金的具体计算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