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13
我国《刑法》第二十九条第一款规定: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在教唆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罪,以及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实施《刑法》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的八种犯罪以外危害行为的
犯罪未遂与犯罪预备的区别: 1、概念不同:犯罪准备是指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犯罪未遂是犯罪已经开始实施,因为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 2、不同的处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较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较既遂
未成年人强奸罪的定罪: 1、未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犯强奸罪,已经构成犯罪,但不负刑事责任。 2、已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犯强奸罪,构成犯罪,但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3、已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六周岁的人偶尔与幼女发生性行为,情节轻微、未
预防未成年犯罪法把吸食注射毒品列为第三十四条。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对未成年人吸食毒品是可以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相互配合,采取措施严加管教,也可以送工读学校进行矫治和接受教育。
1、完全刑事责任年龄从16岁起算,未满18岁可以减轻或从轻处罚。 2、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3、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犯
十二周岁以下免于刑事责任。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只有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才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只有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
1、健全各种法律保障体系,开展各种各样的教育活动,倡导良好的社会风气,改善宏观社会环境和家庭、学校等社会化机构的微观环境,抵制和消除社会上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主要是通过主刑和附加刑的刑罚来预防和控制犯罪。 2、动员社会
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的处罚规定有:如果是已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应当负担刑事责任,如果是已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六周岁和已满十二周岁未满十四周岁在构成特定的罪名时,应当负担刑事责任,但是都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做好未成人疾病预防工作措施:成立区域性的中小学卫生保健机构;卫生部门加强对传染病防治工作的监督管理;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加强对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其他。
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于2021年6月1日正式施行。这两部法律侧重于未成年人的权益保护和未年人的教育挽救,共同发力、一体施行,标志着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律体系在持续完善的道路上又迈出了一大步。
未成年人犯罪年龄的认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等法律规定的罪名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
根据刑法规定,已满16周岁的青年犯罪应当担负起刑事责任。而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青年犯罪,例如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使受害人死亡,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要根据犯罪严重程度来给予评判。未满14周岁的未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