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5.08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1)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 (2)客观要件。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3)主体要件
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是:1.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2.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3.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4.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
应该满足如下条件: (一)客体要件: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有些犯罪活动,虽然也使用某些欺骗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经济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体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财产所有权。所以,不构成诈骗罪。 (二)客观要件:诈骗罪往客观上表现为
勒索诈骗罪一般会涉嫌两个罪名,一个是敲诈勒索罪,另一个是诈骗罪。如果是构成敲诈勒索罪,则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如果是构成诈骗罪,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以诈骗罪定罪量刑,具体量刑标准参考如下: 【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单处罚金法定基准刑参照点】 (一)诈骗不足4000元的,为罚金刑;4000元以上不足5000元的,为管制刑;5000元的,为拘役三个月,每增加1670元,刑期增加一个
根据我国刑法有关规定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诈骗罪的司法解释,诈骗公私财物三千元以上即可量刑处罚。诈骗三千元以上属于数额较大,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三万元以上,属于数额巨大,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五十万元以上,属于数额特别巨大
涉嫌诈骗罪想要轻判需要满足轻判的条件。诈骗罪成立后,犯罪嫌疑人可以获得轻判的情形包括到公安机关自首、退还赃款赃物、进行立功等。犯罪以后如果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属于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
l、犯诈骗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是: 1.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 2.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3.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4.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
认定行为人的行为构成诈骗罪的,可以通过其犯罪构成要件进行认定,其犯罪构成要件包括有:主体是一般主体;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诈骗罪规定如下: 1、本罪侵犯的对象是公私财产所有权。一些犯罪活动,虽然也使用一些欺骗手段,甚至追求一些非法经济利益,但由于其侵犯对象不限于公私财产所有权。因此,不构成诈骗罪。例如:拐卖妇女、儿童,属于侵犯人身权利罪;诈骗罪的对象仅限于国家
认定诈骗罪,需要区分诈骗罪与非罪的界限: 1、诈骗罪与借贷行为的界限。借款人由于某种原因,长期拖欠不还的,或者编造谎言或隐瞒真相而骗取款物,到期不能偿还的,只要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也没有挥霍一空,不赖帐,不再弄虚作假骗人,确实打算偿还的,仍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行为既可以是个人进行也可以是单位或者组织共同实施,一旦诈骗的财物超过一定的数额,就会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