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2.12
不算。广义的劳务合同大部分都已成为有名合同,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调整,双方的具体权利义务在合同中都有明确的规定。狭义的劳务合同仅指一般的雇佣合同,由民法来调整。劳务合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未明文
根据法律规定劳动争议发生后流程为: 1、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2、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3、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
单位订立劳动合同时欺诈劳动者可以解除。订立合同时一方存在欺诈手段,使对方订立合同违背真实意思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被撤销的合同自始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如果有足够的证据,可以主张赔偿。如有需要欢迎携带资料前来面谈。
时有发生,不是因为用人单位的原因,就是因为劳动者的原因。用人单位觉得劳动者不符合自己的用工条件的时候就会跟他解除合同
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时欺诈的,劳动者不需要终止,因为合同无效,即合同未签订。法律规定,对方以欺诈、胁迫或者利用危险的手段签订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合同无效。
劳动合同争议,仲裁庭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作出裁决;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在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77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即劳务合同纠纷中的当事人可以通过调解、劳动仲裁,以及提起诉讼的方式解决。 但是,在前述解决方式中存在适用顺序。根
写解除劳动合同的内容如下: 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基本信息; 2、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的时间、部门和工资等; 3、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原因; 4、工会的意见; 5、何时向劳动管理部门报告; 6、支付的经济补偿金的数额; 7、通知的时间;
非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认定标准为: 1、女职工处于怀孕期、产期、哺乳期时,用人单位解除与员工的劳动合同; 2、劳动者在本单位患上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被确认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时,用人单位强行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3、职工在本单位连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