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7.23
报复陷害罪定刑标准:一般判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报复陷害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实行报复陷害的行为。
我国《刑法》中所规定的不能适用假释的罪犯包括: 1、累犯不得假释; 2、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报复陷害罪的构成要件包括: 1、本罪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2、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民主权利和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 3、本罪在主观上是故意; 4、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或批评人、举报人实行打击报复陷害的
不适用假释的犯罪有: 1、被判处管制、拘役的犯罪分子; 2、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犯罪分子; 3、不满足执行部分刑罚的犯罪分子。
报复陷害罪既遂的处罚是: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严重损害被害人合法权益等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报复陷害罪的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应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诬告陷害罪与报复陷害罪都表现为陷害他人,主要区别是: 1、客体要件不同:前者侵犯的是公民的人身权利;后者侵犯的是公民的民主权利。 2、对象不同:前者的对象是一切公民;后者的对象是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与举报人。 3、主体不同:前者是一般主体
当事人构成报复陷害罪既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则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该罪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主观方面则是直接故意,并具有报复陷害他人的目的。
1.单位犯罪主体资格的否定标准设置不当;2.单位犯罪的形态结构认识不清;3.单位犯罪的定罪量刑数额设置不妥;4.单位犯罪的分离追诉理由不明。
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不是有意诬陷,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的,不适用前两款的规定。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实行报复陷害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实行报复陷害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