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31
下列劳动争议,除另有规定的外,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一)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的争议。 (二)因执行国家的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
公告送达是用公开宣告的方式送达诉讼文书,经过法律规定的一定时间,即视为送达。在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用其他方式无法送达的情况下采用。方法:将需要送达的诉讼文书张贴在人民法院布告栏内或公共场所,或者登报、广播、在电视上播映。国内公告送达自发出
劳动仲裁上班时间是周一到周五,周六周日不上班。具体上班时间为:上午八点半到十一点半,下午一点到五点半。在我国,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提起劳动仲裁的一方应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
申请劳动仲裁的程序是:根据劳动合同条款将发生的争议提交至仲裁委员会,选定仲裁员组成仲裁庭,对仲裁请求进行实体审理,对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作出裁断。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开庭准备应当注意做好以下工作:(1)告知当事人开庭审理的日期与地点。在实践中,对于开庭审理的地点,如果当事人在仲裁协议中有约定的,应在双方当事人约定的地点进行开庭;如果双方当事人对开庭审理的地点未作出明确约定的,可以确定在在仲裁委员会所
劳动仲裁备案程序如下,当事人应该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的一年内,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劳动者申请劳动仲裁的,应该要说明提出劳动仲裁请求的事实、理由和仲裁依据。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该要从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的
申请劳动仲裁的时效的计算,是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申请劳动仲裁的一般时效为一年,以权利人的权利客观上受到了侵害、且主观上已知晓权利被侵害的事实为构成要件。
劳动仲裁办案规则如下: 1、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处理劳动争议案件,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查明事实,先行调解,调解不成时,及时裁决。对当事人适用法律一律平等; 2、仲裁委员会及仲裁庭处理劳动争议案件,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3、
报案是指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公民(包括被害人)将发现的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向司法机关报告的行为。起诉是指当事人就民事纠纷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进行审判的行为。